这也是我尝试与学生剖析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都是老掉了牙的比喻啦——以锲而不舍的步伐,走一段漫长集腋成裘的旅程。到了某一个关键时刻,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厚积薄发。这古人的道理,最难的地方就在从“十年功” 化成 “一分钟”的浑然天成。
功力既基础,所涉及的范围颇广。就以刚接触学术研究的学生而言,一般上有读书量不足的问题。阅读习惯好比一扇窗,若长期关闭,除了室内的空气混浊不流通之外,人也必然会郁闷自闭,对生理与心理都有害。长期多方阅读,等于开了该开的窗,让自己去欣赏重峦叠嶂,也眺望一马平川。
日子久了,不只远方的感动尽入记忆库,还可看见咫尺的强烈日光摊在室内的地板上发呆。雨天,更会听到被雨溅湿的风从窗外涌进来避雨。窗外的天下事,看之不尽。开卷如开窗,好书看多了,在题材、文体、知识和语言表达方面,就自然日渐丰盈。细嚼殿堂级作家的作品是真的不能省略的一环。
有一回,谷歌将“think on your feet”译成:“想想你的脚”。套用这个令我爆笑的翻译来思考基本功,在写作这回事上,我们确实须要经常问自己:想想你的脚是站在怎样的基础上,想想你的脚是否急着将十年功走成一分钟。
因此,比任何理论和方法,我更重视执笔人被本身的强烈求知欲推动,那份想用更凝练的语言去表达个人的想法,与世界对话。一分钟的观察,建构在十年的灌溉。
“如何完成一篇学术专文?”有人问我。若仅仅以完成作业的心态来处理,那就依循学术载体的框架,符合基本元素的要求如格式、有论证、参考资料就行了。至于研究的论点有没有层次,语言有没有魅力,就很考作者的功力了。
我想说的是,好作品中的“好”是来自执笔人的特质,一种无法复制的特质。
其次,无论是学术研究或文学创作,执笔人贯穿事物的能力也是好作品的重要元素之一。有人强调联系事物的能力是一种先天潜能。这固然没错,但每个人都曾被生活陶造过,对生命自然有各自的诠释。书写自己的观点和触动,有某种原创的真实,这份真心是执笔人的首要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