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命名《海鸥诗学》的演出,接近两个小时的节目,分成三个部分,呈献总共32首诗,把平面的文字与音乐、舞蹈、歌唱、灯光,进行无缝的对接,融为一体,发挥个别一加一大于二的扩散效果。赋予原来静态、平面的诗歌,很立体化的多维视觉,唤醒所有的感官。

九月九日中午,我从台北市叫车,直奔新北市淡水的云门剧场,赶赴一场与诗的约会,这是趋势教育基金会诗剧场策划的演出,基金会理事长陈怡蓁女士邀我出席观赏。演出结束后,充满美学的意境,萦绕在脑际与心间,我有一种惊艳般的体验。

借用诗人陈育虹的描绘,那是“光影之间,虚实之间,时空之间,聚散沉浮冷热动静去留以致迷悟死生之间,你我之间,这介系,这容纳我们的方寸。这几乎抽象的,因为不确定而极宽大的一切生发之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方寸天地大,又岂是凡夫俗子所能领悟?

很难想象“把诗歌搬上舞台”,需要动用庞大的制作团队,除了请来剧场界知名演员兼导演徐堰铃担任编导,还有金奖制作人陈建骐跨刀音乐设计,以及台前的演员、歌者、舞者和乐手,幕后的舞台设计、影像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发型设计及编曲,加上一组负责服装管理、道具制作和宣传影片的工作人员,这一大票人群策群力,通过剧场演绎2022年获瑞典蝉奖诗人陈育虹的现代诗。

我还得给台湾趋势教育基金会点个赞,这个成立于2000年的基金会,致力推广文学艺术与资讯教育,每年举办以古典文学为主的“趋势文学剧场”;以现代文学为主的“向大师致敬”、“诗剧场”;还有面向青少年教育的活动,并结合线上影音技术,固定开办艺文课程,与受众分享台湾厚实的文化资源。

同样的中华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呈现不同于发源地的崭新风格和面貌,就像种子洒在不一样气候条件的土壤,结出的果实和原乡品种,虽然有基因上的血脉关系,但体形和风味不尽相同,这就好比榴梿的丰富品种,各有美味,各自精彩。新加坡也有其独特的华文与华人文化生态,所谓百花盛开,争艳斗丽,总比一株独秀迷人。

走出云门剧场,节目酿造的文化资粮萦绕脑际,让我慢慢咀嚼,回味无穷。曾几何时,诗人惯于独处,默默耕耘,他们用灵敏的感官触角探索世界。现在,写诗不再是一件寂寞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