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人情江湖,要在其间混,靠的当然不是情义无价,而是名片、身份,身份背后的可利用价值。李李的名片是黄河路头牌饭店至真园;汪小姐的名片,是国字号外贸公司的特权和信息;宝总的名片是和平饭店,上证交易所大户室。玲子没有名片;后没有人兜底,前没有响亮门面,她只有赤手空拳人一个。要上桌,跟有名片的平起平坐,她就得泼,得傲,得不好惹,同时又要善解人意,左右逢源!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多少算近,多少算远?两个人之间要如何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距离?应该一直保持这个距离,还是适时靠近或拉远一点?这个命题,体现在阿宝与三个女人之间,《繁花》里没有雌性竞争,没有烂俗爱情,女人们努力奋斗,互相帮助;男人们勾心斗角,红颜一笑。
对于宝总,年轻最风火却又最单纯的汪小姐按捺不住上演了一出“美救英雄”的戏码,置自己的生命而不顾。她的确是年轻的、热烈的,同时也是操心的。如果一个女人碎碎念,唠叨,这就是最直接的爱,这种认知来自我自己的原生家庭,操心是上世纪无数中国家庭、华人家庭最原生的东西。
《繁花》里的三位女性,我也偏爱汪小姐,她没有李李的成熟神秘,也没有玲子的精明圆润,她有点傻乎乎的热烈。李李忧郁,玲子市井,偏偏这个虹口小汪有种纯净透明的生命力,鲜艳夺目大波浪,感情事业没有退路。她代表那个生猛时代,她是人们的渴望!怪不得她叫明珠,东方明珠!
“无利不起早”,传统舆论对商人评价负面居多,王家卫歌颂了商人的勤俭克己、眼光毒辣、深通人性、有勇有谋、敢于搏命,缺了哪条都不能使金钱为之停留。《繁花》把商人追逐财富的日常拍得细腻又生动。
汪小姐和玲子,拼搏的过程的确艰难,但她们都没有选择躺平,安逸和自由都是不堪一击的,一点新改变就足以击溃你,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才是最牢固的。《繁花》值得翻来覆去,体会花开花落的芬芳!
尽管《繁花》独到的影像风格,让这部作品不像写实的90年代,却又用充满传奇的笔触写了一个商战的江湖,也许这就是王导的特别用意:共情大多数观众的怀旧以及侠义的渴望,这个江湖尽管欲孽横流,纸醉金迷,但大多数人的本性里还带着善良和情义。
剪断脐带只是一瞬间,就像汪小姐辞职那样简单。但随之而来,如何在这场冒险中活下来的恐惧,却贯穿在她创业拿下第一单之前的漫漫长路上。
离开27号的汪小姐,连一张吃饭的桌子都订不到。那一晚,汪小姐的黄河路是没有颜色的。爷叔说:27号的汪小姐和汪小姐是两桩事情。这是残酷现实的社会人情。
导演感兴趣的,从来不是爱情,爱也从不等同于爱情。编剧说,导演想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于相遇,关于别离,关于热闹与孤独,关于时间的流逝。
27号的汪小姐,象征着大多数人的人生,活在机构中、系统里和开创者的庇护之下:一边享受着如同子宫一样,源源不断供给的有限养分,随着个人业绩的不断提高,一边幻想着自己是全能的,是世界的中心。
在心理学的个人成长中,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出生:心理意义上的出生。一个从依附和依赖中醒来的人,将面临抉择:要不要亲手剪断自己的脐带?这个“心理子宫”不仅仅是指现实中的父母,还可以是一个伴侣、一个搭档,甚至可以是一份职业。关键是,“心理子宫”带来的安全感和资源,会成为限制一个人成长的舒适区。
尤其是他身边的三个女人,不说爱,不确定关系,一举一动、举手投足都是情意,不得不说,导演已经把红男绿女看到极致了,没有束缚,折磨就是情意,情意也包括折磨,似乎有些不够道德,然而这却是一种高级,一种多少人向往却又不可得的生活。在这方面,《繁花》为众生解缚。
一个从依附和依赖中醒来的人,将面临抉择:要不要亲手剪断自己的脐带?
当一个女人操心且唠唠叨叨时,不用说,她是在爱的,也是不掩饰的,所以王导才不惜用大量笔墨去描写玲子的絮叨与汪小姐的碎碎念,显示出一位成熟男人对世间事的降维俯瞰——显然,他是懂女人的,他的凌驾,某种程度是一种通透。
《繁花》不仅仅是对90年代上海时光的致敬,更是对男女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