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次《繁花》电视剧后,再来到2024年的上海街头,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是一次次全新的转场。剧中许多篇幅都聚焦在黄河路,90年代,这里繁华无比,热闹非凡。在夜幕降临时点亮霓虹灯火,熠熠生辉,这条街道注入了无穷的现代活力。不管是李李的至真园,还是宝总常光顾的红鹭酒家,经营到凌晨五六点,真正呈现了夜上海的独特韵味。电视剧播映期间,这条街也一度再次热闹,成了网红打卡之地,真是文化的魅力!
经风雨见世面之后,我们见过的霓虹灯更多了,所以以影视小说为背景的私房宴应该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人饮食观念和风味追求的繁花食谱,时代变化,食不厌精。
首先,步入玲子餐馆,仿佛就穿越到了旧时上海的繁华时光,这里巧妙地融合了传统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高雅的用餐环境,这正是本帮怀石料理所追求的“场所之美”。
整体来说,玲子的本帮怀石料理繁花宴是一场视觉、嗅觉、味觉与触觉的全方位盛宴,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追求,更引领着我们去体验和感悟那份蕴含于饮食之中的人文精神与生活哲学,真正做到了“一席繁花宴,满载江南情”。
总有人问我,何时做“繁花宴”?
而宝总泡饭的九宫格精致和宝总说:“一个龙虾就是一个机会”总让人遐思,让人想到坐着龙船,乘风破浪!
在新加坡的上海人问,本地人也问,马来西亚华人也问。金宇澄老师白描般的书,王家卫影影绰绰的电影,胡歌潇洒自如的演绎都将摩登上海在每个华人眼前展开迷人画卷……新马的朋友不仅更了解上海菜,也对进一步学习上海话给予很大的热情!
《繁花》更像是一本关于上海的“清明上河图”,爱以闲谈消永昼,中国人的闲谈,嘴巴永远停不下来,需要有美食陪伴。其实,不是黄河路变了,而是时代变了,大家对于食物的见识,早已不是三十年前的懵懂。经风雨见世面之后,我们见过的霓虹灯更多了,所以以影视小说为背景的私房宴应该设计出更加符合现代人饮食观念和风味追求的繁花食谱,时代变化,食不厌精。
其实虽然《繁花》总围绕着各种琳琅满目的上海美食,汪小姐的排骨年糕、宝总泡饭、杏花楼的定胜糕、汪小姐和葛老师的四大金刚、范总的油登儿、魏总的霸王别姬和黄鱼面、宝总的干炒牛河、光明鲜奶、冰砖、光明牛奶棚的蝴蝶酥……这些都深深地刻在了上海人的DNA里,是几代上海人的情怀和记忆。但是,独立把它真的做成一套餐却不现实,点心小食居多,登不了大雅之堂。
喜欢说上海话,因为上海是你的故乡,方言让你想起很多空气中的气味,想起雨落在梧桐树的声音,而不是因为有属于自己的方言就有优越感。我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喜欢自己的家乡,喜欢自己的方言,是因为会让更多人喜欢上自己的城市。
繁花宴的呈现形式充分体现了怀石料理的精神内涵——季节性与艺术性。每一道菜品都如诗如画,色彩斑斓,如同四季花卉般绚烂,让人在品尝之前已先被其视觉艺术所打动。从食材的选择上,玲子精准把握住了当季最新鲜、最优质的原料,将本帮菜系的浓油赤酱与怀石料理的清淡原味相互结合,既有海派的热烈浓郁,又有江南的清雅细腻,这种味觉上的创新与碰撞,令人回味无穷。
敬佩作家用上海话写的书更敬佩导演能大胆用上海方言进行拍摄,事实证明这部戏掀起的地方文化和方言的热潮,是让大家更愿意了解上海的历史和文化,而不是形成一道隔阂。这点太难了,伟大的尝试和成功。
繁花宴不能少了霸王别姬,讲究的不只是美食,更是背后的韵味。不论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典故,还是《繁花》中魏总豪掷三万元请客88个“霸王别姬”的排场,都使这道菜增添了传奇色彩。
此外,繁花宴更是在细节中展现了对食物尊重与敬畏的态度。每一道菜品的制作过程都犹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无论是烹饪技艺的炉火纯青,还是摆盘搭配的独具匠心,都在诉说着玲子对于本帮怀石料理的独到理解和深厚功底。
作为一位热爱探索上海美食文化的食客和经营者,我对玲子的本帮怀石料理繁花宴有着深深的印象与独特的偏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