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丝的魅力,就是她铁粉口中的“relatable”(有共鸣)。泰勒丝自16岁发行同名专辑以来,袒露了内心的感受,每结束一段恋情,一首新歌便诞生,积累了厚厚的一册“本真爱情实录”。本质上她就如一位民族学家,漫录了无数人青年期的感动和欢喜,恐惧和焦虑。是观察者又是体验者的歌手,邀请爱歌者一起边走边唱彼此相似的人生路,怎不让人心有戚戚焉?
翌年的圣诞专辑就更让耳朵竖起了。《圣诞一定不止如此》中,开宗明义地展现一幅伦理图:“这一天有何特别,某种不肤浅的神圣,献给拯救我们的耶稣基督,此乃我们都尽力忽视的。”这是节日的商业包装吗?
新加坡是歌坛天后泰勒丝(Taylor Swift)全球巡演的唯一东南亚站,为此引来了邻国抨击。与其抗议岛国的主办权,邻国何不问问泰勒丝的智囊团个中真相?
迪伦和泰勒丝都是颇具才华的创作歌手,会演奏好几种乐器,歌曲传唱度极高。迪伦的民歌风创作,以颇为魔幻诗意的歌词,其美学、语言和想象力,唤醒了当时美国越战时期,民众的激情,令人关注社会,向政权问责。不少研究迪伦的学者认为,他的作品透露着强烈宗教意识;迪伦深厚功底可见一斑 。
泰勒丝对音乐类型的界限,有着不拘一格的态度。如果说迪伦为70年代美国越战时期的年轻人发声,那泰勒丝可称作当今西方年轻人的代言人。
对于那些寻找“时代征兆”的人来说,随手抓一首泰勒丝的歌就能体会。比如“Never Grow Up”(永远不要长大)就勾勒出盼望孩子在纷繁错杂的生活中,受到保护。歌中那“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信息,自然慰藉并虏获不少在残酷中成长的年轻粉丝。
我不是泰勒丝的歌迷,但还是被阵阵“为何泰勒丝能风靡全球”的风,吹得热乎乎的。巨星的魅力何在?即使今日,还有人质疑鲍勃·迪伦(Bob Dylan)这位荣获诺贝尔奖的殿堂级大师的内涵。正解,可能就像他在经典歌曲“Blowin’ in the Wind”中,重复唱着的“答案在风中飘荡”。
论宗教色彩,2006年的“Our Song”(我们的歌)中,主人公暗喻了一种哲学上耐人寻味的可能性。“当我回到家,在说‘阿门’之前,我问上帝是否可以再播放一遍”,即上帝能够重演过去。即使如此,泰勒丝早期的乡村曲风,歌中带清晰的宗教术语是凤毛麟角,不知与有宗教信仰的听众,能擦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