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平实的悠闲日子,祈愿老妈妈们都安泰长久。
《少女的祈祷》从远处,越靠越近。街坊一名老妈妈用浓重乡音的闽南语,暖心地说她来等垃圾车,帮忙一起丢。对视一笑,谢绝好意;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
18岁的少女,无论什么历史背景,只会悠奏情窦初开、情怀依旧?
(传自台湾)
错位的并置,总能引发无限遐想。
乡镇的大黄车车尾,站着一个工作人员,一旁立着不同的大桶,写着:养猪、堆肥。若是在台北市内,则有更多不同分类:可回收塑料、纸类、厨余、一般垃圾。这个场景,与《少女的祈祷》的清雅实在难做关联,但也形成了台湾独特的浪漫化垃圾处理生活场景。
此后,华沙进入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时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波兰灭国123年后,第二个波兰共和国才得以重建。经不起历史严谨考究的,则是关于这首曲子的浪漫梦幻传说:少女曾邂逅一名绅士,情窦初开,因仰慕渴望,写下了这首曲子。
1856年,一个18岁的少女,会为了什么而祈祷呢?等着等着,不觉滑了滑手机。
《少女的祈祷》渐行渐远,沿街慢行的大黄车仿佛成了整个乡镇的移动大音箱,在山海之间的主干道洗刷着一轮电音。
那一年,波兰首都华沙仍然是沙俄统治下的波兰会议王国的首府。这位年轻的钢琴家巴达捷夫斯卡(Tekla Badarzewska)创作了她短暂一生中最广为人知的钢琴小品《少女的祈祷》,于1859年首次发表在法国巴黎一本音乐杂志上。不久,24岁的她因肺炎离世,生命如花悄然纵逝,作品则流芳百世。
窗外传来电子音乐鸣响的世界名曲《少女的祈祷》,立刻放下手中事物,拎起付费购买的粉红色环保袋,快步走到街口。看到主干道对街的大黄车刚好路过,等它走到街尾掉头,就可以完成一天中最关键的清洁工作——丢垃圾!
据说,垃圾车配乐是配合1996年台湾“垃圾不落地”环保政策同时推出的,加上2005年的强制垃圾分类,台湾从源头减少垃圾,加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这些年下来,不仅成功逆转了垃圾围城的情况,还大幅提高了全岛的垃圾回收率。
同样是1856年,历史的空间移转。清朝末年,想象一个18岁的广州少女,在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面对着枪炮的响声,会有怎样的渴望?怎样的祈愿?或许,她已不再被视为少女,而是成为了妻子、母亲,祈祷着合家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