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的周末,除了我们,还有两个小孩。小孩总是提醒我书店是共享空间,更是他们成长的空间。如遇到小读者来书店,小朋友们之间无法预料的互动,瞬间定格为最美画面。之前曾在脑海上演千百个不可收拾的画面,事实证明我过度担忧,小孩的适应能力比想象中强,原来担心变化的,恐怕是我一人而已。
记得读过一篇报道,访问某书店营业者的日常作息,受访者大概为了满足主题,就略举了日常作业,让我想起二年级有了时间表的概念后,就悄悄地在簿子上列出每日时间表,十足模范生的楷模,但对于小孩,尤其是碰到好玩的事,时间表就马上抛在脑后,实际上生活和时间表还是两回事。
不同的是,多年后,社媒、网店如高速公路般四通八达,现在在书店看似独处,其实是不断与四方八面的人透过电脑、手机连接、沟通,久了难免心情会浮躁,唯有忙里抽空阅读小说,随着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在小说的世界里对未知感到困惑时,才能找到片刻的宁静。
日常的平凡,联想到英培安的长篇小说《黄昏的颜色》,男主人翁何明威是本地用华文创作的作家,年过六十,妻子因病早逝。翻开小说,阅读着男主人翁的日常作息,听他和邻居、朋友和弟弟的对话,以及不时陷入的回忆和沉思,从中感受他对爱妻的思念,对已故父母的歉疚,面对创作的瓶颈,年老的担忧等,日复一日。确实,生活是由所有微不足道的细节编织起来的,若能专注当下,细细领略生活,至少不盲从,就像那天身旁的铨问起:究竟我们真的在生活,还是为了存在而麻木生活?
书店营业者的日常自然在书店,踏进书店,摁了开关,灯亮,仿佛吃了定心丸,开启一天的生活。读者是书店的风景,日常即无常,有时热闹得很,大部分都是独处的时光。我刚在书店工作时,花了很长的时间适应日常的安静,这与在家独处的自在是异样的。慢慢地,我领悟到身处商业和文化兼具的空间,书店有无读者同样内耗,内耗换来疑问、逃避、埋怨,现在回头看,眼前的一切,不就是当时愿意往内探索,琢磨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