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脸书等社交媒体上的所谓朋友,是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出现之前想象不到的事,比较接近能相提并论的或许是笔友。现在就算提起笔友,Gen Z也不会知道是什么回事。那种当年许多青少年在报刊杂志刊登“征友启事”的做法,现在看来落后得难以想象。

日子一久,微信上多了不少这些只在消费时见一次面的营销,之后也许几个月或几年后才须要联系。当然,再须要联系时,不少已不在原来岗位工作,于是只看到他们平日发的生活写照。

但笔友最终大多会安排见面,见面的“陌生感”或许不是很大,因为基本上双方或许已交换很多照片,还得花很多时间通过亲笔字迹分享生活点滴,并用更多时间互待对方的来信,一来一往,付出比较多,真诚也多一点。社交媒体上的所谓朋友,除了真正认识的,还有很多仿冒品,用尽各种手段方式要骗财,甚至骗色,烦不胜烦。

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人很多也是过客。不管曾经有多熟悉,只要不曾出生入死,一般来说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过客。尤其是社交圈,谁和谁今天要好明天翻脸是常有的事,而且原因往往很芝麻绿豆,或许就是说了一些闲话被传回对方耳中。然后一些你以为要好的朋友,一旦在职场上升级升职,身份地位不同之后态度即刻转变,搞不好还不时在背后捅你一刀。例子太多,数不胜数。

但由始至终,他们其实都是陌生人,都只是过客,几乎没有任何情谊,不算朋友。

而且,这些微信过客都充满活力,反应极快。有时兴起,向一些很久没沟通的微信过客询问一些事宜,回复几乎是即时的。我当然不会是他们唯一的客人,但他们快速并热情地处理客人的疑问,展现的不仅是认真对待工作的专业,更是对生活有饥渴感的印证。

相比脸书和IG越来越频密的假冒身份“朋友”,微信上的过客让人感觉舒服得多,至少在必要时,有实际用途。

这些人,比微信上的过客还要过客。

我的微信上有不少不算认识的“朋友”,很多都是在外地消费购物时添加的,因为有时要询问新货,处理付款事宜,或是希望享受优惠,就得添加销售员的微信,方便联系。

有趣的是,从这些营销微信上的生活片段中,可看到背景完全不同的人的各种生活习惯,他们喜欢的东西、吃的食物、欣赏的事物,以及能启发他们思维和生活灵感的种种,都因文化的差异而精彩丰富起来,俨然另一种生活课本。

有些朋友,不是朋友,只是过客,特别是社交媒体上的。

我们在新加坡一般来说少用微信,社交媒体主要是IG和脸书,现在经常看到一些年纪较大的使用者,以为在脸书上活跃留言四处“add friend”就是入流,更以有多少数目的脸书朋友为荣。但基本上,大家都是彼此的过客。

我喜欢这种对生活对工作还有冲劲的热忱,那能让自己觉得还有用处。对我来说这样的感觉似乎远离已久,所以一旦看到接触到,特别有感触。这种对生活还有的向往,在现实生活中已越来越难感受到,反而是微信上的过客能不经意地感动到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陌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