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灵魂在有音乐的时候是会飞起来的。他比较喜欢缓慢的曲子。没有忧伤、没有悲悯而只有欢快的人,是无法打动王健的。人生离别的纠结,或妥协或抗衡,是音乐里比较深的情感源泉。人们以为欢快是永恒的,但事实是,孤独和脆弱才是永恒的。欢快值得珍惜,却不永恒。

1982年,13岁的他第一次到美国演出。16岁得到古提琴珍藏家林寿荣赞助,到美国耶鲁大学留学,师从世界顶尖音乐大师A. Parisot。王健获奖无数,长年到世界各地演出。在海外30多年之后,疫情期间因不忍心让老迈父母孤独在上海而回返中国,如今在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晚餐桌上,我俩一边吃饭,一边看凤凰卫视《名人面对面》大提琴演奏家王健的访谈。这顿饭吃得很慢,两人都被他的成长经历和谈话内容深深吸引住了。

在这份无尽的哀思里,我听到王健。这位言谈有思想深度、具人格魅力的音乐家,真令人感佩。

王健说,艺术是脆弱心灵的强心剂。艺术之所以伟大,是它让人产生共情。这点我完全体会。

作为全球20强之一的大提琴演奏家,王健娓娓道来,心绪淡静平和,说的仿佛都是日常,却那么触动我们灵魂的感知。

王健的父亲早年只因听了一曲贝多芬,便决定离开农村去上海,年仅4岁的王健在父亲引导下拉琴。后来父亲被派去北京工作,留下他一人在上海的幼儿园里让人照顾。孤独和寂寞的日子里,蚂蚁是他的玩伴,但也因为孤独和寂寞,让他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9岁的时候,他因在奥斯卡最佳纪录片《从毛泽东到莫扎特》里演奏大提琴而声名远播。

访谈中有几个镜头一再重复,年幼的王健居家练琴,全情投入缓慢的曲调中,脸上那股忧伤,和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是那么不相符,看得令人揪心。到底他在弦音里体会了童稚生活中的什么?

听王健一席话,油然想到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这首大提琴经典名曲恬淡、深邃而沉郁、凄婉,是我喜欢听也经常听的。网上听过马友友的版本,如今又听王健,每听总是感动得想落泪,恍惚听到倾诉者灵魂深处的声音。柴老在1869年到乌克兰乡间妹妹的庄园小住,每天听到泥水匠哼唱这首民谣。百多年过去,俄乌战火未息的今天,我们又再次听到乌克兰深沉的哀歌 。

当主持人艾楚怡问,为什么古典音乐就像一个罩子,让人走不进去?王健说,就算你一辈子都听不懂也没关心,听古典音乐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仪式感,它教人忘却低俗的情感,让你觉得超脱,寻找到心里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