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起源众说纷纷,纪念屈原之说最得到认同。中国民间的一些传统庆祝活动如在当日挂艾草、点雄黄、佩香囊辟瘟邪,射五毒(蛇、壁虎、蝎子、蜈蚣、蟾蜍)等,其寓意与生活息息相关。端午过了是节气夏至,夏至是一年之内白天最长的一天,接着的是小暑和大暑,气候渐热雨水也较多。自然界的昆虫、毒物开始出来活动,所以端午也提醒人民要防疫防害。白蛇精也是在端午节这天喝了雄黄酒而现了原形的呢。

“氹氹转,菊花园。炒米粽,糯米团。阿妈带我睇龙船。我唔睇,睇鸡仔,鸡仔大,捉去买……”说起端午、粽子、龙舟,这首妈妈手抄的儿歌就在脑中回荡着。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重五节等,是民间的一个大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咦,为什么星期一是红色的?公共假期吗?”孩子偶尔在翻看日历,发出来了疑问。挂在架子上的是那种大大的,一天要撕一张的日历。我随他的声音望了望,他说的是今年6月10日,星期一,端午节。这日历是药材店购物时附赠的,繁体字,上面打的是香港药品的广告,所以它是依据香港的法定假日印刷的。端午节在本地只是一个华族的传统节日,不是公共假日。

也有说端午节赛龙舟早源于纪念伍子胥,划龙舟这活动近年来在本地也开始流行。早年也曾兴致勃勃和同事参加过培训,虽然黄昏在加冷河划船看风景是乐事一宗,但每次的畅游后是伴随的两三天的手臂腰背和屁股酸痛,所以划过两三次后就意兴阑珊了。

地处赤道的小国在端午后一样天气转热,骤雨频频,蛇虫鼠蚁也蠢蠢欲动。看来过端午节也该把被单各物晒晒紫外线,家里除蚊防蚊,防感冒防冠病。下楼去儿童游乐场,看孩童们玩“氹氹转”(有扶栏的旋转盘),听雀仔,睇鸡仔,回味一下儿歌的意境。

粽子在本地不算是特别的节日食品,天天都可以吃到,不必等到过节。我爱传统的广东咸肉粽和炒米粽,尤其是里面那块煮到几乎入口即化的肥猪肉,还有晶亮的黄色碱水粽,蘸糖粉或咖椰吃都可口。记得还吃过老爸不知从哪里带回来的顺德绿豆红豆眉豆花生做的豆粽,棒!太太是福建人,所以也爱吃福建肉粽,但要吃热腾腾的烧肉粽,才能感受到邓丽君唱《烧肉粽》的韵味!本地还有咸带甜的娘惹粽,娘惹文化融合了华族和土生族群文化,娘惹粽是南洋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