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kroket有数百多年历史,源自法国的croquette,最早由凡尔赛宫厨师方索瓦.玛西亚罗(François Massialot, 1660-1773)在其1705年出版的食谱《王室与中产阶级的烹饪》(Le cuisinier royal et bourgeois,1691年初版)中提及。简单地讲,即是炸肉丸,但制作起来还蛮繁复:先把牛肉熬煮软烂,取出剁碎,留汤倒入热溶牛油和面粉中成汤糊,末了混合肉碎、蔬菜切丁与汤糊,置于雪柜中冷冻。再取出时,挖出揉成木条(log)状,沾上面粉、蛋液、面包糠,放入热油中炸至外层金黄酥脆。

以上三款荷兰小食,一般配啤酒、薯条或面包吃。当然,搭配意大利开胃酒Campari,咸香中渗出苦味,犹若中年,亦好。

严格来说,bitterballen亦是可乐饼的一种,因为采用的烹饪法相同,尤其是将肉碎与汤糊混合,在封锁肉汁的同时增加食物的润湿度,使口感更佳。唯一和后者不同之处在其外形,用雪糕勺一个个挖出,放入油中热炸,成就圆滚滚的黄金肉丸。

在英国读书的一年里,学习(上课、写论文、赶作业、看展、布展)之余,游历了当地与邻近国家30多个城市,约莫是我迄今所至城市的五分之一。

倒是ossenworst,入口凉凉软软的,又是另一番风味。

虽然如此,能在店里吃到kroket、bitterballen和ossenworst这几款流行小食,唤起味蕾和行走的记忆,不至于空跑一趟。

就这30多个城市而言,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是所到次数最多的,一共三次:首次狂逛展览馆,后两次为了与带团经此的旧朋友黄卓伦聚首。而在这城市,除了欣赏艺术与叙旧,还能享受充满独特风味的地方小食,尤其是鲱鱼,让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种生牛肉香肠在17世纪原产于阿姆斯特丹。传统制作时会在陈年牛肉碎中加入盐、胡椒、丁香、肉豆蔻等香料,灌入肠衣之后低温烟熏。今人则直接用生牛瘦肉,不烟熏,若褪去肠衣,简直无异于“生牛他他”(beef tartare)。

Kroket和bitterballen皆热食,像中餐小笼包般内里油烫,一咬灼嘴,所以上桌时切忌狼吞虎咽。

Kroket(日译korokke,遂称“可乐饼”)又发展出不同款式,计有rundvleesfkroket(牛肉可乐饼)、kalfsvleeskroket(小牛肉酱可乐饼)、garnalenkroket(虾可乐饼)、satékroket(沙爹牛肉可乐饼)、aspergekroket(芦笋可丽饼)、broodjekroket(三文治可乐饼)和kaaskroket(芝士可乐饼)等。

在香港,旅居的荷兰人大概有三至四千人,但是售卖其家乡菜的餐馆却寥寥可数。我知道的只有这两家:一是座落于元朗,经营七年之久的多国菜餐馆“701 Place”,一是五个月前在中环新开的“Grandcafe Julia”,可惜二者皆不提供鲱鱼,让我甚感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