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嫲Taew确实很可爱,但看完后,弟弟妹妹们不是更应该回家抱抱家里的阿嫲阿公、爸妈才对,不是吗?

电影也讲命水

是《美》生不逢时?电影人拍摄仍不到位?影评人看不起本地货?抑或观众还不够成熟?还是当时仍不流行TikTok?

正如18年前一部名不经传的本地电影,竟然辗转启发了《金孙》。对我来说,《金孙》最大感动和“哭点”,是和泰国年轻导演Pat以及本地电影《美满人生》(Singapore Dreaming)导演吴荣平聊了之后,发现他们对电影的热忱、诚恳和朴实无华的实在感。

这又让我纳闷,原来感人的题材我们身边一直都有,甚至还被搬上银幕,却没被当时的电影人、影评人甚至观众注意到。

或许,人在不同阶段,都有他自己在面对的状况和难处及考量。现在看到更多的是帮佣在推着,或搀扶、牵着阿嫲阿公的画面。

所以,一部电影就像一个人,也讲命水的。

《金孙》的票房数据是自然生成和真实的,它没有一些电影需要靠企业商家包场冲(充)数。不过它的票房也不完全纯粹,因为它多少借了社媒平台TikTok的“跟风哭”力量,感动和落泪某程度被操弄。

看完《金孙暴富攻略》(How To Make Millions Before Grandma Dies)两个多星期后,在尝试理清一些情绪和想法,一直没动笔。

这部商业片计算法扣住“简单”两个字,出发点很纯粹,可以洒狗血的情节它没有,在花哨炫目的一片商业电影中,清新自然得让人瞩目,也算是市场考量逆袭的成功。加上精准抓到人们切身的家庭议题,用婆孙(世界上最单纯美丽的两种人类关系)切入,配上TikTok这股风潮煽风点火,不旺都难。

从片商和院线角度,我替泰片感到欣慰和开心。身边很多亲友跟我说,他们已经N年没进戏院(戏票贵+都已改用手机看OTT),这次为了大家口耳相传赞爆的《金孙》再进戏院,是多么让人感动流涕的事。不过对于社媒平台促成的这股带风向的出发点,我总有一股讲不出的哪里不对劲。

我记得2002年韩国的婆孙电影《爱·回家》(The Way Home),87分钟我哭惨了。还有一年多前,在超市买厕纸排队付账,等待间抬头看到一支三分钟婆孙广告,立马眼泪盈眶(很想知道导演是谁,知道的请告知)。感人的电影,真的不用长。

关系不变时代在变

电影院的灯光亮起,啜泣擤鼻涕声此起彼落,《金孙》为大家在戏院里带来了集体疗愈。除却那些旨在拍TikTok的人不说,一些人或许想起自己家中的老长辈,一些人或许对忽略家人感到内疚,一些人可能遗憾子欲养亲不待,另外一些或许(像我)平时都已经奋身在做着照料着,哪来闲暇悲戚?

当然,一部成功的电影要能引起观众共鸣,有力量的影片往往还能在让人看完后带一点启发,改变一些关系,甚至影响人生。

不抱硬要强忍眼泪的情感预设,也没有要拍自己看片后哭着上TikTok的心理。看完两个多小时的电影,有的是淡淡的唏嘘和感怀,却没有愁绪。我,没有哭。

所以今时今日的阿嫲们,要接受你的宝贝金孙在看了电影后的此时,将你当成No.1,明天又继续追风玩下一个TikTok挑战,把你变成No.2或No.X。人的情感关系其实不变,是科技和时代在变。

我想,这部电影对我来说过于真实,像看纪录片。十几岁穿着校服的我,在医院阿嫲病床边,已经把一堆在老人家脚边大聊“遗产分配”的叔嫂姨妈姑姐全都骂了一通,赶出病房。我想,要哭的眼泪,应该都在那个时候用完了。以前看着爸妈照顾阿公阿嫲,到自己现在也得亲力亲为去照料家里老人,累都累死,眼泪成汗。

从“简单”纯粹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