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好歌要被循环千万次
华语音乐近年由厂牌式、群策群力的“主流流行乐”逐渐过度到充满个体特色、包罗万象的“独立音乐”。硬件方面得益于设备普及、成本降低,软件方面则是创作者的个体意志觉醒,一代比一代解放天性。
以中国大陆男歌手郑兴为例,他有优秀的作曲能力,可是坚持自己填全碟歌词,结果七年三张专辑意向都离不开他读书时期的台北风物志。我猜今年金曲奖评审看到他的《盆地》歌词类似“那年的台北”意境又来了,即判他零入围。
刘瑾睿和郑兴在厂牌时代更易突破困境。即便刘瑾睿词曲新作不多,她独特的音色依然能为别人的词曲增色,体现作为演唱人的价值;蔡健雅亦如此,她在低潮期演唱了大量小寒和黄韵仁的创作。郑兴的歌词如果遇瓶颈,厂牌能帮他找到最佳填词人。
没有精选辑的时代
我对郑兴的建议是:要么去采风,要么像蔡依林、邓紫棋、林俊杰把自己遇到瓶颈的事比如作词,交给合拍的伙伴去做。大陆女歌手陈粒也有优秀的作曲能力,但如果她坚持自己填词,就不会有《如也》。
制作门槛降低令总数暴增,今年第35届金曲奖收到2万4071首作品,流媒体更是每天发布数以万计的歌曲,当代音乐人却比张学友、周杰伦时代更难脱颖而出。以一个字概括当下华语音乐情势,我会选一盘散沙的“散”字。
从大集体变小集体创作
以香港女歌手Kirsty刘瑾睿为例,2018年发行单曲《若把你》,自己作曲填词编曲,困境是没有厂牌的千万曲库供血续命,后来的作品都不如《若把你》。
“散”不仅指创作者各自为政,大部分作品也是“散装”,好曲烂词、好词烂制作,比比皆是。旋律找不到hook,缺乏有记忆点的高潮,反之纯属洗脑,歌词毫无营养,让听众的思绪和注意力都跟着涣散。
主要依托小集体或单人创作的当代独立音乐人要想清楚,你努力的方向是“最佳”还是“最受欢迎”;奖项、口碑或流量;是更受金曲奖这样的专业认可,还是QQ音乐、Spotify这样的大众认可。如果要做传世经典,每个环节都要推敲至最佳状态,并把自己不擅长或有瓶颈的环节,交给更适合的人去做。
周杰伦的歌让我们记住了几大幕后功臣,除了他无可争议的作曲能力,还有方文山赋予音乐的诗意、黄雨勋的制作才华等。当今两大超级天后蔡依林和邓紫棋,也是循这样的小集体创作模式,仅和几位熟悉的御用拍档闭关磨专辑,音乐也因此极具个人风格,甚至不同阶段是不同的风格,影响力空前。他们近期作品的口碑更胜早期依托厂牌出品。但同样是小集体创作,孙燕姿的近期作品则不及早期在华纳时。
音乐和其他体裁相比,最大特殊性在于:一首好歌要被歌迷循环千万次。经典电影顶多看个三五次,电视剧和综艺基本是一次性消费,惟独音乐要被歌迷反复听,这表示音乐是最需要推敲的。张学友的音乐、周杰伦的音乐,都是花大成本做出来的,无论词、曲、制作、录音,步步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张学友是华语音乐“大集体创作时代”的标杆。宝丽金和环球倾力打造,他的作品集背后是八九十年代港台最强词曲作者和制作群的集合,有上百人。进入千禧世代,创作过程逐渐由几十人的大集体变为几人小集体创作,甚至单人创作。周杰伦、陈绮贞、五月天开了先河,中国大陆的陈粒、赵雷、宋冬野也有这样的能力。
唱片界以前有句戏言,歌手发精选辑就离退休不远了。未来这批独立音乐人的作品,越来越难凑一张精选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