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川弘之的《山本五十六》里写到这则故事:1920年代中期,山本担任霞浦航空队副队长,旧属三和义勇中尉则是甲板军官。一日放假,盛暑难熬,山本照顾老部下:

“这茄子是我煮的,可能有点辣,不过,热的时候吃辣东西,很容易忘记热。”

“所以写出《清平调》的诗仙李白,叫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之后,也只得装模作样地赶紧找个带香味的上风处——沉香亭北,倚着栏杆,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脚臭散去哩。”

她把剩下的参峇酱烧茄子都堆到他盘子里:

古人有什么简单可行的避暑法门呢?

“避暑还可以……抱着宠物。”她说。“这么热还要抱着宠物?”他不解。

“不就是一点暑气么。暑字的古意是‘煮也,热如煮物也。’——不把你煮熟一点,不辜负了这热情的太阳?”

他想:可要现代人“得闲”,又是多么困难的事!

时序进入8月,整个北半球就像厨房烧菜的炉口,热得人像蚂蚁般坐立不安。

“不只脱鞋,还可以脱衣。”他讪讪地接话。“像夏天选女婿就可以选‘坦腹东床’的帅哥……脱的时机还可能跟皇帝宝座有关。”

他想:人是凉了,但那可怜的蛇可被焐惨了哩。

三和说:“副长,您很喜欢吃甜的东西!”

三和听他这么说,夹起一口,果然辣得他忘了暑热。饭后,山本拿出泡在井里的大西瓜,切成两半,一人一半,挖出瓜肉撒上一大堆葡萄酒和糖,唏哩呼噜地吃下,可是还消除不了茄子的辣。

他擦拭额头留下的汗,不解地问:“所以避暑方式就是……吃辣茄子?”

山本只是“哼哼”地笑着,不提茄子辣死人的事,三和也忍着没说。(引文终)

跟婚姻一样:等,忍,然后,你就习惯了。

“其实有钱有闲,最好的办法不就是觅地避暑去吗?”像清朝皇帝在内蒙古的避暑山庄。许多重要的国家大事都在这里处理,又是接见外国使节和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的地方。有人说:避暑山庄发挥的安内攘外的作用,超过长城!

他们正在巴刹吃着煮炒。他叹一口气,丢下筷子:“这菜我吃不下去——真的太热了!”

山本住在土浦神龙寺内的房子里。三和心想那房子建在松林中,多少有些凉爽。一到家,山本就叫他脱光衣服,只剩一件裤叉,再到冷水里泡一下,也不要擦干,就躺在走廊上,果然非常凉爽。

“其实最好的避暑法门,是个日本人——二次大战赫赫有名的山本五十六大将教的。”

到了午饭时间,山本已不知何时准备好饭菜,菜只煮了茄子一样。

可以点香。据说以前佛祖说法时,天气闷热,大批信徒麇集聆道,固然无上欢喜自在,但若臭汗淋漓,失礼之外还有碍修行。于是便有信徒找来一些有香味的木材,切成小条,置于容器内焚烧,借着香味提振精神并兼除臭,这就是我们后世求神拜佛要焚香的由来。

“甲板军官没地方去吗?那到我家来避暑好了,正好我家里人都不在。”

“一般有毛的猫狗都不行。《酉阳杂俎》记载:话说唐明皇对同胞兄弟甚是友爱;他听说哥哥申王怕热,于是特赐避暑神器——南方来的两条无毒的白冷蛇!该蛇性冷温驯,‘蛇长数尺,色白,不螫人,执之冷如握冰’。申王热的时候就会将它们放在肚皮上,‘不复觉烦暑’。”

可这么热,总得有些避暑的方法才是。深得禅理的人会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这个故事是来自刘宋的不良少年皇帝——宋后废帝刘昱。他喜欢走马弹弓,滥杀无辜。杀得不过瘾,便拿臣子开刀。一次盛夏时节他突然跑到权臣萧道成家中。萧是个大胖子,“方坦而昼卧,腹大如瓠”。这不良少年玩心顿起,觉得这么大的肚子是个绝好的箭靶,肚脐便是靶心,于是拿起箭来就“弯弓欲射其腹”!

但皇族职责在身,也有因为避暑而倒大霉的惨痛故事。公元5世纪,促使鲜卑族全面汉化的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但始终有一批贵族,反对汉化政策。他们密谋在北方的旧都平城另立朝廷,同洛阳分庭抗礼;他们看上的工具,是孝文帝的太子拓跋恂。史书上说他“体肥怕热”,无时无刻不想逃离洛阳,“追乐北方”。可惜后来事机败露,被父亲孝文帝废为庶人,然后赐死。

“不是,是‘忍耐’——跟婚姻一样:等,忍,然后,你就习惯了。”

萧道成苦苦哀求:老臣无罪。左右随从也纷纷劝解:萧大人肚子这么大,这么好的目标,一箭就射死太可惜了!以后想射就没有了!好不容易小皇帝答应去掉箭镞才射,结果一箭正中肚脐,欢呼高歌而去。剩下吓得一身冷汗,死里逃生心有余悸的权臣,从此开始构思怎么样才能报这一箭之仇。萧道成后来发动政变杀死宋废帝,接着开创了南朝的第二个朝代——齐朝。

她却面上无汗,神清气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