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些塔模型远游前,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袍马褂的葛修士与匠师们在作品前合影,他们的音容笑貌定格在那个瞬间。如今人已逝,塔在他乡,孤儿院亦关闭,展厅里悬挂着他们绘制的利玛窦、徐光启、汤若望、南怀仁的水彩画像,凝视着千年时光万里江山所孕育的华夏文明。
这些塔模型历经百年保存完好,精湛的雕刻极大程度地呈现了原型建筑的特征,檐瓦、滴水、角兽、墙饰、基座等细节历历在目。极为难得的是模型的比例把握,实体的塔高度可达几十米,单凭地面拍摄的正常视点照片,能够推算出如此精准的造型,感佩模型设计师的敏锐观察力与专业判断力。展品中有几座前期制作模型,充分展示出塔的形体结构之美。
塔是华族传统建筑的一种纪念性类型,本地除了天福宫建筑群的两座楼阁式塔与双林寺的龙光宝塔,还有两座以塔为原型的构筑物,一是1954年落成的林谋盛烈士纪念塔,二是1958年落成的南洋大学建校纪念碑,都是作为表达华族之精神而兴建的,由在伦敦接受建筑教育的海峡华人建筑师黄庆祥所设计,如今皆位列国家古迹。
生活在肯特岗一带,偶尔“进城”都会安排若干活动。约了林金殿长孙在林氏大宗祠九龙堂见面赠书,受长辈之邀前往他的私人博物馆看展赴宴,两项活动之间的空档决定去亚洲文明博物馆看看《塔游记1915:从上海到三藩市》(Pagoda Odyssey 1915: From Shanghai to San Francisco)。原本预计九龙堂见面约半小时,没想到91岁高龄的老先生兴致勃勃,与一家三代十口畅聊近两个钟头,到亚洲文明博物馆时已是四点半,顿觉看展时间有点仓促,好在展览持续到2025年6月1日,可以随时再访。
《塔游记》是以中国塔为主题的展览,却不仅仅是关于塔的建筑故事。展示的84座塔模型(比例为1:50)以柚木制作,有些保留原木色,有些则是上色以强调材质特征。这批塔模型是1912年至1914年期间,由耶稣会孤儿院培养的中国匠师所制作,原本是作为订制商品销往欧洲,几经波折,最终历经21天航程,漂洋过海到了美国三藩市,参加1915年2月20日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成为教育馆中国区的展品,第一次以模型的方式向世界展现中国建筑的魅力。博览会结束后,这些塔模型为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史博物馆(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in Chicago)所收购,消失于公众的视野,直到109年后重现于热带岛国。
这些塔模型集中在二楼的特展区,选取了几座放置在门厅与永久展区作为宣传展示。令我驻足的是海洋贸易馆里的“崇妙保圣坚牢塔”与“报恩定光多宝塔”,标注说明原型出自福建省福州,始建于五代时期(公元10世纪),看着熟悉的塔形与绕口的名字,灵光一闪,这不就是乌塔与白塔吗?!千年古城福州以“三山两塔一水长流”而闻名于世,没想到在狮城见到这两座古塔的模型,这八十四分之二的骄傲,作为福州人莫名有些感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耶稣会在上海蔡家湾孤儿院开设木工场,后并入1864年设立的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为了让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能自食其力,他们除了读书识字,亦须掌握一门手艺,在受过专业训练的修士指导下,孤儿院开设了绘画、木工、刺绣等工场,意外地开辟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先河。展厅里播放着一部珍贵的录像,记录当时的场景,幼童们在修女的教导下学习,匠师们带着腼腆的笑容面对镜头展示作品……
土山湾匠师能够制作出散布中国各地的塔的模型,得益于葛承亮修士(Aloysius Beck, 1854-1931)的指导,这位德国人于1894年接手管理工场,他在巴黎接受过建筑培训,对于中国建筑有着浓厚兴趣,而宝塔在欧洲人眼中是中国风的代表。早在梁思成等第一批中国建筑师于1920年代末学成归国成立营造学社之前,葛修士已凭着个人兴趣展开塔的调查研究,在缺乏测绘资料的情况下,于1910年代开始制作塔模型。虽然这些塔模型的相关资料已毁,中国亦历经巨变,一些塔的原型已毁或是重修,这些做工精湛的塔模型,意外地成为中国建筑史研究的珍贵资料。
在这些塔模型远游前,戴着瓜皮帽穿着长袍马褂的葛修士与匠师们在作品前合影,他们的音容笑貌定格在那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