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说黹,是针线、刺绣、缝纫等女红的通称。有云人靠衣装,且在衣食住行里排头的也是衣,可见世人对针黹缝纫的重视了。缝纫车在早期社会是很多家庭的常备,妈妈的嫁妆里就有一台“胜家”牌子的针车。相信妈妈是自学而没有上过裁缝学校,记忆中她也只是为姐妹修改衣服,尤其是校服。也是因此知道男生和女生的衬衫纽扣的方向是不同的,我是家里唯一男生,所以有新校服穿。不过因为贪玩跑扯,所以校服有很多补丁。后来有朋友替妈妈的针车装了一个马达,缝衣时就轻松多了。

一切都是从这个“黹”字说起。记得曾经听过“针黹”这个词,但是已忘了怎样写,也不确定它的读音。费了好多心思才在《辞渊》里找到,原来黹也是个部首,收录的也只有黻、黼两个字,都与衣饰有关。但《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这个部首被取消了,把黹等字归入了“业”部。

现在买成衣的方便也造成了浪费,衣服垃圾的染料、化学剂、纤维和难降解的材料已成环境大污染源。环保人士开始推广二手衣时尚,现在利用技能发展基金去上针黹课,或还可以赶上这新潮流呢。

建国初期,上缝纫班是很多女生的选项,一是可以省下大笔服装费,二是车衣也是谋生之计。当时缺乏原料和资源的小国在全力发展轻工业,制衣业也火红地发展起来。缝纫课程也不简单,除了要学习操纵衣车以应付男女衣服各种不同缝纫要求,还要学量身、制图、剪样,甚至配色、材料、搭配和设计等等。大姐也有去上缝纫课,课室是在欧南园一带的李幼幼裁缝店。巧的是大姐夫也是住在欧南园的,是不是因此近水楼台就不清楚了。就业可以加入制衣厂,也有很多由工厂外包的家庭作业,俗称“车水货”。工厂用机器把布料裁剪好后,就通过中介外包。车水货的工资被压得很低,不过还是为不少家庭提供了额外的收入糊口。

与针黹这事拉上关系的是因为国民服役。入伍的第一天发配的军备里就有一个用防水漆布包着的小袋子。袋子里面有几颗大纽扣,几片与军服同色的绿色碎布,一小捆粗的绿线和几根长短粗细不一的针,以应急修补军服在野外受训时的破损。因为见过妈妈和姐姐缝衣时如何打结收针,所以在收针时把线在针上绕上几圈后抽针拉紧的功夫就派上用场了。现在的军服都已改用“魔术贴”(velcro)取代了纽扣,看来针黹袋也快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