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粤菜,你一定听说过“龙虎斗”“太史蛇羹”“太史田鸡”“太史豆腐”等,这些佳肴的发明者就是江孔殷(1865-1952)。由于江氏是晚清最后一届科举进士,曾入太史院,故又被称为江太史或太史公。

江孔殷有一个孙女江献珠(1926—2014),是香港著名食谱作家,对传播“太史菜”起了很大的作用。“太史菜”没有被人遗忘,这位孙女功不可没。

我们常说“食在广州”,广州饮食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首推江孔殷。其实,我最先“碰上”他的儿子南海十三郎,然后才知道这位太史公的。当年香港电影《南海十三郎》(杜国威编剧)太火了,谢君豪因出演这部电影击败《春光乍泄》的男主角张国荣,夺得第三十四届台湾金马奖影帝,由此可见《南海十三郎》的魅力。

文友李怀宇下了不少功夫,今年3月出版了一本专著《诗酒江湖:江孔殷的美食人生》,把江孔殷丰富多彩的一生写透了。书里有些细节写得很有看头,譬如提到的“荔枝菌”与“夏茅芒”。荔枝是岭南佳果,江家爱吃。江家有自己的农场,广种水果,包括荔枝。为了荔枝树长得好,要在树的四周挖坑施兽肥,再覆盖上泥土。经春雨滋润,阳光照射,肥土上长出一堆堆的野菌,江家称之为“荔枝菌”。这些野菌要及时采摘、处理。可清炒可油炸,炸菌的油一瓶瓶储存,菌油拌面是一绝。江家农场还自产“夏茅芒”,这种芒果只有鹅蛋一般大小,“绿色的皮上有一块红斑”,色彩有艺术性。夏茅芒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就是芒果皮也能吃。皮带点仁面果的味道,所以也称“仁面芒”。

最近,我们几位朋友在“深利”聚餐,“澄心堂”堂主谢伟东带了一幅江孔殷的书法给大家欣赏,这幅字的上款是大马著名藏家吴朝枢,右上角有一印“活泼泼地”。吴朝枢,广东南海人,生于马来亚。他是外交官,曾任职于中国驻马来西亚领事馆。他与徐悲鸿、杨善深、赵少昂等交游深厚,书画收藏颇丰。江孔殷的书法和诗词都拿得出手,他没有记录什么谈美食的文字,古诗倒是留下不少。1910年,江孔殷到过新加坡,与“南侨诗宗”邱菽园有诗词唱和,而且他俩的政治思想也颇相投。

江孔殷与佛有缘,尤其到了晚年,信佛甚笃。江孔殷的子女中,女儿江畹徵最有才,她也是虔诚的佛教徒。江家女眷有些吃长斋的,初一、十五,更是阖府吃素。江孔殷结交不少方外之人,譬如广州六榕寺铁禅上人就是江孔殷的老友。他和高僧虚云法师也有往来。此外,1934年,西康诺那活佛莅粤,江孔殷率全家老小晋见诺那活佛,顶礼膜拜。

当年广州首席美食家江孔殷晚年吃什么?吃素。这是一个美食家最好的归宿,类似李叔同成了弘一法师。元遗山诗:忽惊此日仍为客,却想当年似隔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