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吃榴梿就是“榴梿”,没有品种概念。自何时起开始有各种名堂毫无印象,只因不感兴趣。猫山王名气特大,却是认识的,唯独滋味如何则全然不知。听理发师说,好的榴梿甜中带苦,读报时这样分享,果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

原本,小时候的我是吃榴梿,且喜欢吃榴梿的。每当季节到来,大人总会买一些回家吃。已记不起榴梿的好味在什么地方,只记得大人说它性热,吃后要用壳盛一点盐水来喝以消解,还要吃“水果之后”山竹来中和。

奇怪,笔者是本地人,怎会对榴梿如此孤陋寡闻,难道不吃榴梿?猜测正确,但又不尽正确!

上月初到惯常理发店理发,理发师特爱边剪发边和顾客闲聊。家族在马国有榴梿园的她,和我分享了许多有关这“万果之王”怎样收成,何谓好吃的基本知识。有那么巧,两周前为乐龄人士读报所选的包括马国鲜果榴梿首次运往中国的新闻,正好将基本知识结合新闻内容讲述。

有趣的是,读报之后的翌日有新闻见报:为迎合中国市场口味,马国一些榴梿种植者通过基因改造等方式,让原本甜中带苦的猫山王,去苦变甜。咦,那岂不是去除了这款榴梿最特别之处?或许,种植者可等待一段日子,说不定新市场的品味会改变。就好比儿时我们不喜欢苦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多会渐渐喜欢。写这话时,仿佛听到有声音说:你这不吃榴梿的阿伯,没资格发言!哈哈,就此打住。

榴梿的性热果然在我身上起了作用。有一回吃了发高烧,非常辛苦。病愈后,对榴梿的态度产生180度转变。全然不想吃,甚至觉得它“臭”。这一“不吃”持续到现在少说也有55年,应不会改变。

榴梿的“香”“臭”当然是主观的,喜欢的人说香,不喜欢的人说臭。一般上,土生土长者应不会介意其独特气味,外国人则不一定会接受。曾几何时,这种情况有了改变。有谁会想到榴梿在中国竟变得如此红火!上文提及的新闻报道:马国在树上成熟自然掉落,共1500箱、15吨、10个品种的榴梿,通过坐飞机连接冷链物流配送,让新鲜的猫山王在24小时内于中国各主要城市上市;一个猫山王售价约105新元,所有榴梿在数小时内卖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