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贩中心经营咖啡饮料的华人摊位有四处,姑且用甲乙丙丁区分。四个摊位并不挨近,所以不存在短兵相接,但据我“目测”了一年,四摊的生意量有明显差别,位于外围角落头的甲摊,按理说面向外,是喝咖啡纳凉的好位置,场面却最冷清,老夫妇摊主经常闲坐在摊位前。
其实我对丁摊的印象不错,摊主每每在冲泡咖啡茶水之前,必先有个烫杯的动作,这小小举动仿佛让杯里的咖啡,与杯外的热度融会贯通,更加出味。然而,他的面包、双蛋和咖啡套餐,比乙摊多四毛钱,生意量也相对少一些。千万不要小觑几毛钱对“民生”的冲击力,每天四毛钱,小市民是在意的。
从中间走道算起,位处第二列最左和最右的两摊,左边的乙摊生意尚可,我光顾时前面最多两三人,右边的丙摊十分红火,摊位前十个八个客人排队是寻常事。第三列唯一的丁摊则中规中矩,比甲摊好,比乙摊差些。四摊我都光顾过了,对于他们的生意状况,自有观察和结论。
营销是门大学问,足以编成课程颁授学位,然而,基本原则不外是产品、价格和服务三大元素。甲摊一杯咖啡C是1.4元,带走加1毛钱,和附近咖啡店同价,其他三摊位现场喝和打包,价格分别低2毛钱,甲摊不但多出两毛钱,咖啡还淡而无味,生意怎会好呢?
至于丙摊为何风景特好,之所以备受青睐,事出有因,原来这摊咖啡茶水是夫妻档,先生负责冲泡,外籍太太接单和收钱,这名三十来岁的印尼妇女,总是脸带微笑,大哥小姐一一打招呼,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超强的记忆力,谁点茶奶不加糖、咖啡少糖,只要熟客的习惯维持,她都清清楚楚,我光顾三次之后,她见到我就知道我是“咖啡C哥松(无糖)装杯带走”的大哥,如此敬业、乐业与专业,难怪此处风景特好,这哪是偶然?
60年前,我曾是从甘榜迁移到政府组屋的“新鸟”,六十年后的去年,则是从共管公寓搬到政府厝的“组屋新鲜人”,由于中间隔着三十年的私宅生活,回归变成一种“重新认识”的开始。清晨去小贩中心用早餐,让我这仍有职业习惯的前报人,发现不少民生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