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绘了陈诚与姐姐、父亲之间微妙而带点疏离的关系,以及他和妻子师师的婚恋经历,其中也穿插他在纽约与胡老师等人的友情。
小说上半部有不少篇幅写姐姐带美国男友到弟弟陈诚家吃饭,性格尖刻的姐姐,与弟媳之间常有口角,有意无意间互相较量。
《一把刀,千个字》书名特别,有人或许要问:什么是“一把刀”,什么是“千个字”?所谓“一把刀”是指扬州三把刀中的头一把,是扬州师傅擅用的菜刀。“千个字”则出自袁枚《随园诗话》:
小说从纽约的一个扬州菜厨师起笔,追溯他从童年到中年的历程,时间推移,时代改变,地理空间一迁再迁,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消除生命中的一个黑洞:它是虚空,却无处不在。
小说下部写了小名“兔子”的男主角少年时回到了出生地哈尔滨,姐姐“鸽子”也上了大学。他们的母亲被追认为烈士,照片出现在报刊杂志、电视荧屏。他们也成了“烈士的家属”,一家人搬进了新公寓楼。
(《一把刀,千个字》可在友谊书斋卖到)
月映竹成千个字,
小说里的淮扬厨师陈诚原来是“烈士之子”,他身世漂泊,出生哈尔滨,成长在上海、扬州,最终栖息纽约法拉盛,靠一手年轻时练就的厨艺,承接私人定制宴席,在异乡谋得一席之地。
消失的母亲,一直深刻而无形地对父亲、姐姐和陈诚产生影响。小说写到了这一家人因创伤留下的后遗症,例如姐姐和父亲父女间就常有大大小小的冲突。
王安忆首先描摹了这一对知识分子夫妇恩爱而充满乐趣的工作与生活。可那个是不一样的年代,文革开始,母亲投身文革中的“全国大串连”,并在活动中写大字报,文革结束后母亲突然消失了,对于母亲的消失,小说写得非常模糊,又后来,母亲在一夕之间被平反,被冠以烈士之名。
许多读者读了此书,难免会问:小说中母亲这个至关重要的人物究竟是谁?可有生活中的原型人物?也有人从行文与细节猜测,小说中母亲的原型人物是文革期间在中国东北牺牲的张志新。
母亲后来与来自扬州的同学杨帆结婚,生育了一双儿女,与丈夫杨帆沉浸于日常生活的趣乐之中。
《一把刀,千个字》出书之前曾刊载于2020年第5期的文学杂志《收获》,并在2020收获文学榜评选中获得长篇榜首。评委张新颖给的上榜理由是:“如果我们只是把《一把刀,千个字》看成王安忆得心应手、技艺纯熟的又一部力作,就有可能忽视这部长篇所要挑战的巨大困难:它是小说叙述的困难,也是今天这个时代言说和表达的困难。小说从纽约法拉盛海量匿名存在的一个扬州菜厨师起笔,追溯他从童年到中年的历程,时间推移,时代改变,地理空间一迁再迁,但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消除生命中的一个黑洞:它是虚空,却无处不在。它是上一个时代的后遗症,英雄母亲决绝地飞蛾扑火,但代价绝不止于个人的牺牲——没有母亲的下一代,要用几乎全部的人生与这个后遗症的幽灵周旋、闪躲、抵抗、搏斗。王安忆真诚而锐利地来叩问、思考、辨证、描述,在革命、理想、信仰与油盐酱醋,请客吃饭,人间烟火的张力中推进叙述,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历史、时代、个人的难以化解的纠结和持久的创伤,由此成就的这部作品,不仅再次证明她创造力的历久弥新,也向虚浮嘈杂的现实提示文学铭刻的庄重和深沉。”
霜高梅孕一身花。
历史的个人创伤
陈诚九岁跟舅公学做菜,舅公是名替人办红白事的厨子,三年后出师,陈诚有了傍身的一技之长。姐姐保送工业大学读本科二年级时,又被推选公派留学,来到美国加州,提前进入研究院数学课程,两年公费期限内获硕士学位,申请到全额奖学金,于是由公派转为私,延长学业和居留;攻读博士的同时,又选修一门会计,考下资质证书,应聘到一家会计事务所;等博士学位到手,再又修读高级会计,向精算师进军。
她才貌出众,出身哈尔滨知识分子家庭,信仰基督教,演出校园话剧《大雷雨》《海鸥》,外语能力出色,担任翻译出访苏联,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陈诚的父亲叫杨帆,父子二人不同姓氏其来有自,父亲参加革命后放弃了祖姓,改名杨帆。家中政治灾祸临头的时候,年幼的他匆匆被送往上海弄堂姑母家,从此寄人篱下。
王安忆又有新书问世,这回出版的是长篇小说《一把刀,千个字》(人民文学出版社)。小说表面上写的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淮扬厨师陈诚及其家人、朋友,实则重点在陈诚及其姐姐的“母亲”。
《一把刀,千个字》故事发展聚焦1960年代到90年代,切割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讲述陈诚幼时就开始不断地四处漂泊。他1960年代在上海弄堂、扬州乡下成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陈诚已移民美国,成为纽约华人圈知名的厨师。
在中国一些评论家看来,王安忆能够“从陈诚这样一个淮扬菜系的优秀厨师而进一步延伸并触及到受难者‘她’这样一个深度历史议题,无论是写作勇气还是艺术智慧,都应该得到高度的肯定。”
小说安排陈诚一家三人相继来到美国。首先是姐姐,若干年以后,陈诚和父亲以探亲身份去美国,那年姐姐32岁,陈诚28。少小就离家寄人篱下的陈诚,性格沉默内向。
原型人物是谁?
小说也以不少篇幅描绘陈诚小时候因家庭变故,寄居上海姑姑家,姑侄两人相依度日,住在上海虹口的弄堂,姑姑在文化上给予他的启蒙。在扬州乡下祖父母家生活的时候,陈诚又在乡间学厨。
在小说下部,场景转换到了哈尔滨,写到1950及60年代的哈尔滨,小说家从陈诚牵扯出他的母亲。小说里的母亲没有名姓,以“她”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