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诗与编选文学选集

王教授说,设立这项奖学金,是因为妻子林娉婷一辈子热爱文学,文学也常是他们夫妻间的话题。

念大二年级的时候,因为有几个大一的新生想了解浪漫主义,请王赓武主持讨论,林娉婷也去听讲,讨论会主题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的诗。

·优先考虑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籍申请者。

王教授说:“在当时的华文文学作品中,我特别喜欢青年书局出版的系列新华著作,这些新华文学作品都很有本土色彩,是我喜欢阅读的。另一方面,我也关注马来作家团体‘50年代作家行列’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集结在阿斯拉夫( Asraf)选编的《盛开又新鲜:繁花,新一代的短篇小说》( Mekar dan Segar: Bunga Ramai, Cherita2 Pendek, Angkatan Baru,1959)中,这一本书让我对马来文学有所了解。”

·每年最多颁发一份奖学金,每份奖学金为期两年。

王赓武教授早年不但从事创作,也做翻译,将新马华文诗歌翻译成英文,收在1964年初出版的文学选集《金花:当代马来亚文学选集1930-1963》(Bunga Emas: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Malaysian Literature 1930-1963)之中,其中包括威北华(鲁白野)创作于1952年,取材马六甲青云亭前石狮子的诗歌《石狮子》。

王赓武曾以笔名Awang Kedua发表小说,其英文短篇小说《前所未有的感觉》(A New Sensation)首次刊登在马来亚大学莱佛士学会主席霍思达(Herman R. Hochstadt)主编的小说选集《契约:马来亚大学短篇小说选集,1953-1959》(Compact: A Selection of University of Malaya Short Stories, 1953-1959)。

访谈中,王赓武教授一再强调文学对于国家社会的重要。事实是,“任何文明的社会都重视文学。”

华语语系文学与本区域作品

青年书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版“新马文艺丛书”及“南方文丛”等系列本地作家的作品。王教授说,1968年他到澳大利亚教书,还带了数十本青年书局出版的新华小说到澳洲去;1986年,他到香港出任香港大学校长,又将这数十本新华文学作品从澳洲带到香港,离开香港回返新加坡时,全部捐赠给香港大学。

林娉婷与王赓武教授相知相伴60多年,去年8月逝世。那天在国大东亚研究所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王赓武教授说,设立林娉婷硕士奖学金(文学),首先因为妻子林娉婷一辈子热爱文学,文学也常是他们夫妻间的话题。

王赓武负责选稿的马来亚文学选集《金花》。(受访者提供)

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以亡妻之名,在国大设立林娉婷硕士奖学金(文学),希望借此鼓励文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东南亚以英文或华文写作的作家的研究。

林娉婷硕士奖学金(文学)申请办法

奖金:

王赓武一再强调,新马文学作品不论是已有百年历史的华文文学,或是也有70年历史的英文文学,都已发展出自己的特点,也有相当的成就,因此是时候培养本区域的文学研究学者。

预知更多详情可上网:nus.edu/3gnE8wP

到马来亚大学读书之后,王赓武跟当时马大同学已有“马来亚文学”的概念,他们相信英国人最终会离开新马,马来亚要成为真正国家,必须有自己的文学。问题在于,马来亚应该有什么样的文学?他们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只不过是“英国文学的仿制品”而已。

1950年代写诗与小说

·首个奖学金将于2021-2022学年颁发。

王赓武教授在1949年从怡保来到新加坡,入读马来亚大学后,在二年级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遇到一年级的林娉婷。当时的王赓武在学长林必达鼓励下,写了一系列英语新诗,文学可说是他与林娉婷的大媒人。

《金花》共编收三首华文诗和四篇华文短篇小说的英文翻译,除了威北华的《石狮子》,另两首诗歌是杜红的《画》与坚石的《我不唱》,这三首诗的译者都是王赓武。书中四篇华文短篇小说有:苗秀的《挂红》、韦晕的《乌鸦港上黄昏》、宋雅的《绿叶》及贺巾的《小茅屋》。贺巾活跃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新加坡文坛,1960年代初参加马共武装斗争,走进森林,《小茅屋》为贺巾早年在新加坡写下的代表作,这部小说也奠定他在文坛的地位。初版出版半世纪之后,《金花》增订版于2014年由银鱼书店(Silverfish Books)出版。

王赓武也提及本地文学的新发展气象,认为本地英文文学至今持续发展,写诗的尤其多,也发展出新风貌,如文学选集“Call and Response2”就汇集多名新移民作家和诗人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呈现出本地社会的新面貌。

·每年每份奖学金颁发1万3000新元

王教授认为,不同于其他区域,本区域的文学作品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来自其他地区,即便是中国大陆或台湾学者,也未必能透彻了解,包括作品里所要表达的真正内涵、情感寄托等,这方面本区域的学者应该更能了解与体会。

王赓武与夫人林娉婷都热爱文学。(档案照片)

与夫人因文学相知相伴

青年书局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出版系列“新马文艺丛书”。(档案照片)

多年后,林娉婷给他们的子女讲故事,忆述当天的情景:“那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谈起诗来颇为自信,也很有深度。这当然给我不错的印象,但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因为我只不过是大一新生,不会引起他的注意。他那时候已经出版了一本诗歌小册子,是学生会报纸的编辑,又积极参加学生活动……”

文学之必要与本土文学

事实上,王赓武年轻的时候,与目前大家熟悉的历史学家形象并不相同,他曾经对文学充满热忱,爱写诗,也写过短篇小说,而且致力于发展本土“马来亚文学”。他在自传下卷《心安即是家》开篇里就感性地回忆了这段过往。

·申请者可以华文或英文撰写论文。

王赓武教授也提到华语语系文学(Sinophone Literature)这个近年来国际汉语学术界热门的研究概念,他说:“我明白华语语系学者的出发点,也认为他们有兴趣做这方面的研究是难得的,譬如王德威就很认真。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培养新马本地的文学研究者很重要,南洋华人的核心又在新马,新马学者更能了解本区域文学的特点和成就,如这些作品的特色在哪里?有什么成就?成就在哪里?而不是放在华语语系文学的同一个框架下去思考。”

年轻的王赓武曾经对文学充满热忱,爱写诗,也写短篇小说,致力于发展本土“马来亚文学”。

王赓武教授早在1950年就出版英文诗集《脉搏》(Pulse)。《脉搏》当时被报章肯定为“新加坡出版的第一本诗集”,马英文学的滥觞。马来西亚旅台文学评论家张锦忠在《马英文学盛开的大红花》一文说:“王赓武的《脉搏》(Pulse)与韩素音的《餐风饮露》(And the Rain My drink)可以说是马英文学开疆辟土之作。”并说王赓武的诗集“以当地词汇入诗,不避汉音巫语,在地色彩浓厚,今天看来,正是‘华夷风’( Sinophone)或‘英夷风’(Anglophone)的文学表现,值得重探。”

申请资格:

《金花》收录三种语文作品,包括华文、英文、淡米尔文,主编为威格森(T. Wignesan),华文部分的选稿人有三位,主要负责人是时任马来亚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历史系教授的王赓武,其他两位是李廷辉和方修。

那些年,王赓武教授一直关注新马作家的作品,认为使用华文、马来文等母语,可以写出好的马来亚文学。他说:“当时,我读了许多自1950年代以来出版的华文诗集和短篇小说集,大多数是青年书局出版的文学丛书。”

王教授说:“1962年,威格森计划编《金花》的时候,找我编选华文作品,以及写一篇有关马华文学概况之类的导论,我就找李廷辉一起做,后来又通过李廷辉找方修,我们就在新马两地间通过书信联系,那是我热心马来西亚建国的年代。”

由张锦忠、黄锦树、庄华兴主编的《回到马来亚:华马小说七十年》将王赓武教授的《前所未有的感觉》译为华文,选进书内。这本选集收录马来西亚建国前作品迄今,总共29位华裔作家的短篇小说,包括铁抗、李有成、张锦忠、李永平、商晚筠、黄锦树、庄华兴、贺淑芳、黎紫书等人作品。

历史学家王赓武教授以亡妻之名,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设立林娉婷硕士奖学金(文学),希望借此鼓励文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东南亚以英文或华文写作的作家的研究。

·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或英文系硕士研究生,研究领域为以英文或华文写作的东南亚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