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团指挥郭勇德是笔者的“发小”,一起求学到共事40余年,是一位非常执着、勤恳、情感丰富的本地打击乐演奏家、指挥家。他在音乐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为主持人一方面考验主持的功力与技巧,一方面对经典乐曲的介绍准确无误,表达清楚明了;身为指挥则起落拍的手势,调度把控乐队的情绪与诠释,表达乐曲结构的层次与布局。大气磅礴处能将音响控制得恢弘而平衡,柔美抒情处也能很好地把握音乐的韵味,这些都是可圈可点之处。新加坡华乐团的总体音色及落力娴熟的演绎,体现出演奏家们的细腻特点以及超凡的掌控能力。

《将军令》是上海民族乐团终身艺术顾问、颇具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顾冠仁根据古曲改编而成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国以词牌曲命名的“将军令”很多,无论是哪一曲,总少不了“将军”精神抖擞,豪气凛然的雄伟形象。此《将军令》创作改编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仍常演不衰,称誉乐界,成为不少专业乐团甚至业余团体的保留曲目。我想这也是此次票选得到最高票的原因之一。

7月22日晚,新加坡华乐团音乐厅,由《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华乐团联合呈献“经典回响”音乐会。此次音乐会由驻团指挥郭勇德执棒并以一贯的特色做法,兼具主持人的角色,为演出穿针引线,向观众介绍曲目。这是一场别具意义的音乐会,观众在早报的活动中,从30首华乐曲目单里,投选出最高票数的八首经典华乐曲,奏响了一个小时的华乐经典,满足了现场的800多位观众及线上的华乐爱好者,更令热爱华乐的早报读者与支持者大饱耳福。

民歌是中国民间音乐的体裁之一,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口头传唱而产生。《茉莉花》是一首传唱度较高,典型小调体裁的民歌,曲调旋律优美鲜明,歌词朗朗上口,深得民心。中国地域广大,大江南北的《茉莉花》有着截然不同的曲调与风格。江苏、河北、东北地区的《茉莉花》在中国著名作曲家刘文金的笔下,三首风格迥异的民歌曲调编配得音韵流转,悦耳动听,演奏家演绎得舒畅应手,将音乐的委婉与热情,烘托得有声有色,牵动人心!

中国华乐浩如烟海,作曲家们笔下的音符有着浓墨重彩的描述,经过时间的洗礼,造就如今的经典,让我们得以领略中国文化之唯美与魅力。音乐会以脍炙人口的《金蛇狂舞》划上圆满的句点。音乐会结束,掌声如雷!走出音乐厅,仍感受经典余音,金声玉振!

音乐会的八首经典之作中,中国民乐界泰斗彭修文所创作改编的作品占半数之多,《瑶族舞曲》《梅花三弄》《彩云追月》《美丽的梭罗河》都出自彭大师之手。尽管改编的作品居多,但彭修文的作品所展示出的音乐趣味,所发出的中国音响,运用中国音乐语汇,融合了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这些经典勾起了许多人的年少回忆,尤其笔者对《瑶族舞曲》的感受更甚亲切,它是儿时学校华乐团参与教育部青年节展演的保留曲目,影响着代代莘莘学子。编钟与乐队《梅花三弄》改编自同名琴曲。编钟是中国战国时期古老的出土文物,代表中国千年礼乐文明的博大精深与智慧。编钟与古曲在此音乐会中亮相,相较其他曲目,显得格外高雅古朴,庄重肃穆。

艺评

恢弘与细腻兼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