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年着力发展数码剧场演出的实践剧场,将重启实体剧场演出,带来两部风格迥异的原创作品——华语独角戏《我以为家》,和英语呈现的跨领域创作《鮽宴》。
《我以为家》和《鮽宴》分别于9月14日至18日、11月10日至13日在实践空间登场,购票可上网:practice.bigtix.io。
正如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所说:“现场演出是无法被取代的。”两部风格迥异的原创作品将登场。《我以为家》体现对“家”不同的感悟;《鮽宴》则是有关亚洲文化、鱼类消费和“恼人良知”的黑色幽默喜剧。
两部作品首演过后都获得观众好评,几位新锐艺术家不愿止步于此,今年要把作品搬进更大规模的黑箱剧场。吴敏宝除了再次找来马来西亚剧场工作者蔡德耀任导演,更邀请到本地剧场、文字工作者梁海彬任戏剧研创,吴敏宝将在《我以为家》中,描述新马重开边境后她再度返家的心境变化。
谈到边界重开后回家的感受时,吴敏宝流露感性:“两年多后再次回家,跟以往‘例行公事’般的回家感受很不一样。有点像去旅行,出发前就有些兴奋和期待,到家后看到身边的人事物也多了一份新鲜感。仿佛一切都没变过,又仿佛一切都变了,有种不真实感。这趟回家和书写《我以为家》剧本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这趟回家的感受和经历也成了作品中重要的一块。”
谈到演出独角戏的挑战时,她说:“以前演出过单人剧小品,但在黑箱做一部长篇戏剧作品,是第一次。排演单人剧让人感到孤独,排练场里只有自己和导演大眼瞪小眼,没有其他演员一起碰撞出火花,也只能独自面对观众和未知。另外,舞台的节奏、细节都由自己掌控,同时一人分饰多角,压力相当大。不过,这样的挑战也让我感到兴奋。姑且不论好坏成败,能有勇气挑战单人剧,对我来说已经是一个成就。”
洪小婷说:“我们确实会在演出现场提供食物,让食物作为演出体验的一部分,但不会让观众一边吃一边看演出。主要是觉得观剧与进食同时进行会影响观众接收演出内容。现场所提供的食物,基本上是小分量的开胃小点,我们的目的并不是要让观众饱餐一顿(笑)。
从个人经历出发,吴敏宝在《我以为家》中以质朴又不失幽默的口吻,重现她一趟又一趟已成日常的返家之旅,以及自己多年的体悟——年节期间抢票回家的焦躁,见不到家人最后一面的遗憾,面对老家衰败的无能为力。剧中她挑战一人分饰多角,在不同家庭成员间切换,展现自己与家人琐碎却深刻的片段。
《我以为家》是实践艺术工作者吴敏宝自编自演的作品。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吴敏宝,18岁时离开家乡,来新加坡求学、工作,旅居新加坡18年。无法和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的那些日子,推动她不断反思自己与家的关系:“什么是家?”“家有一定的模样或组成吗?”“回家需要理由吗?”“什么是为人子女应尽的责任?”她说:“当一个人跟家人在物理上有着实际距离,但心里又无法停止想着他们时,这种内外不断拉扯的纠结,加深了‘我要帮家人做点什么’的责任感,而在心愿无法达成时,放大了一个人的愧疚感,最终成为所有人的束缚。”
实践剧场艺术总监郭践红说:“过去两年,纵使看到数码剧场拥有许多可能性,我们依然深信现场演出是无法被取代的。”尽管去年疫情尚未明朗,实践剧场当时仍尝试推出不同以往的现场演出。通过缩减观众规模,鼓励新生代创作者针对一至八名观众,打造安全但又不失亲密的小型现场演出。当时吴敏宝就曾以《我以为家》的前身作品《女儿》,参与该系列演出;由实践艺术工作者洪小婷领军执导、实堂制作的《鮽宴》,也曾在去年年底首次演出。
“对我来说,结合演出跟食物是很有趣的,尤其这次能和本地渔场阿华奎笼合作。这次合作中,主要由阿华奎笼负责菜单设计和料理。阿华奎笼的主厨阅读过剧本后,根据剧本初步构思菜单,再经我们一来一往的沟通和协调,定下这次要带给观众的餐点。”至于会吃到什么美食,观众得到现场体验。
挑战单人剧压力大
从食物了解生态议题
郭践红总结说:“实践剧场一直以来以培育新生代艺术工作者为己任,虽然我们是有着长达57年历史的‘老剧团’,我们也持续从这些年轻一代创作者身上汲取到不同养分,相互扶持一同成长,不畏惧探索新的创作领域。”
首演获观众好评
《鮽宴》是一部有关亚洲文化、鱼类消费和“恼人良知”的黑色幽默喜剧。洪小婷介绍说,《鮽宴》讲述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当观众在观看主角的旅程、挣扎,以及他试图接受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的同时,有关食物及其复杂性的议题,也将逐渐浮现在观众面前。“我希望观众了解到所谓的生态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抽象当然也不单纯,它跟都市人生活息息相关。”
结合剧场演出、多媒体影像、现场拟音和美食体验的《鮽宴》,则在今年召集了一批来自不同背景的艺术工作者——曾任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立大学戏剧及舞蹈学系助理教授的舞台设计陈似凤,编剧及文化评论人娜碧拉·赛伊德(Nabilah Said)加入演出创作班底;并与本地渔场阿华奎笼合作,为观众带来最新鲜、最好吃的现代创意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