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评委希尼尔(兼统筹)、刘瑞金、林高、李叶明和沈斯涵评审,选出一金、二银、三铜和11个优异奖,六名金银铜得奖者都是女性。
文学奖银奖得主是29岁的林艺君和王颖婷。林艺君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工作随笔很少,但看到这些比赛时,就会去翻阅,哪个‘小孩’适合出战。所以,得奖有点像小孩在幼儿园被老师表扬,拍拍自己肩膀,鼓励自己再往前走一走,探一探。”
林艺君:作品始于一则日记
配合颁奖礼,作家协会也推介最新一期《新华文学》,首次主办现代文青对话会,邀请新华文坛新秀,包括往届新加坡文学奖得奖者和参赛者,针对新华文学未来发展几个课题作讨论。对话会由作协两名副会长周德成和郑景祥主持。
去年2月底,林艺君第一次确诊冠病,自我隔离12天里像遁入某个空间。她有很多事想做却没有体力,像虫子在泥里腐烂。生活中好像也是如此,每个成年人都保存了很纯真的自己,如果忘记了,那些都会腐烂。
32岁的何颖舒以书写外公的《死亡轰隆作响,文字大音希声》获得金奖。她自认对散文不太自信和擅长,对获奖感到意外。这次写作让她发现写散文和小说有许多共通的创作技巧,也相信真诚的文字最能打动人。“散文讲究真情实感,在小说中也是重要的内核。”
新华青年文学奖由新加坡作家协会主办,本届共收到47名参赛者的74篇作品,其中27名在职人士参与,占多数,但学生参赛者整体比例增加。
出生于中国湖南的何颖舒曾获新加坡大专文学奖小说组首奖、联合早报金奖及新加坡金笔奖小说组首奖,也出版短篇小说集《孕鱼》。
获得铜奖的陈玟璇从事会计,24岁,出生于马来西亚,过去倾向写诗和小说,散文反而写得少。她承认,因为散文往往要取材于生活,相对自剖和赤裸。但这次得奖,对她来说莫不是一种鼓励和突破。
出生于中国福建的林艺君在2021年获新加坡金笔奖诗歌组首奖,去年也在新华青年文学奖微型小说创作比赛中获银奖。她认为,如果诗歌的真实存在于文字的意象,散文的真实像血肉有了筋骨,就像在手术台上解剖一样。
她的得奖作品《腐烂》,脱胎于一则约1500字的日记,是她当时感觉的记录。
另外两名铜奖得主是房捷敏和詹欣怡。詹欣怡和王颖婷都没有出席颁奖礼。
何颖舒:真诚文字最能打动人
获奖给何颖舒继续创作的信心和动力。“写作是一条不被看好和不现实的道路,感激路上小小的惊喜和鼓励支持着我,让我能在自我怀疑、焦虑和纠结时,仍坚持创作。”
第四届新华青年文学奖散文创作比赛成绩揭晓,何颖舒(随庭)获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