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也展出新报业媒体华文媒体集团的21件收藏。曾任职《海峡时报》、好藏之兼吴冠中美术馆馆长的张夏帏指出,这提醒了我们:华文报是文人办报的传统,向来是文化机构的形象,后来才转向企业化。中国名画家吴冠中在新加坡的第一个展览就是由《南洋商报》《联合早报》前总编辑莫理光与艺术家陈瑞献联合促成的。

更换一些展品

展览将展至7月16日,每天上午10时至傍晚6时,在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七楼多功能礼堂(1 Straits Boulevard S018906)举行,入场免费。配合展览举办“南洋两风(格)”线上线下讲座(英语),今天(6月24日)下午3时至傍晚5时,在中心六楼举行,由新加坡美术馆创馆馆长郭建超主讲。公众可上网bit.ly/46gNTVJ 报名

《联合早报》为庆祝100周年报庆,携手新加坡秋斋藏画,以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办的“狮城美术·百年光华”特展,三周已吸引超过6200人次参观,为文化中心迄今日均访客人次最高的艺术展览。美术评论家、画廊业者、拍卖行专家、画家等对特展发表观感。特展即日起更换一些展品包括林子平庆贺《联合早报》创刊百年赠送的彩墨巨画。主办方也邀请读者与公众投选最心仪的狮城书画家。

文化奖得主、第二代画家吴珉权说:“我看了特展吓一跳,为什么有那么好的收藏?展览不只是有书法,还有第一代大师们留下的很珍贵的作品、年轻画家的作品,让我们看到了新加坡美术的发展。我希望这样的展览不要只做一次,鼓励其他藏家展示好的作品,让广大的艺术爱好者欣赏。华族文化中心是很好的展览平台。”

推动本地艺术的画廊“集菁艺社”总监何劭斌说:“美展若官办是应该的,但这是民办的,意义不同。大多数国人以为没人收藏本地艺术,但其实一直有本地藏家在收藏本地艺术,他们大多很害羞,不喜欢曝光。这次特展是本地很有实力的藏家在展出藏品,为整个收藏界打了一支强心针。收藏不仅是官方的事,得要民间参与才行。”

马来裔人士也来观看美展。(秋斋提供)

与林子平、叶之威等十人画会同仁于1963年前往东南亚采风,林子瑄(1907-1966)描绘清迈高原的水墨画也展出。亚太图书负责人林利国认为,早报百年庆特展机会很难得,想参与一份,因而借出姑母林子瑄的作品展出。她说:“姑母林子瑄是资深的先驱女画家,留下的作品不多(五十几件),很少人知道她,想借此机会让更多人认识她。”

为收藏界打一支强心针

秋斋配合特展特设“最心仪的狮城书画家”投选活动,欢迎本报读者与观展的公众扫描QR码参与投选。

“狮城美术·百年光华”特展即日起将更换一些展品,让公众有机会目睹更多的艺术佳作。秋斋藏画挂上的新画包括:刘抗的油画《北京颐和园》、赖瑞龙的花鸟四屏水墨画等等。

《联合早报》为庆祝100周年报庆,携手新加坡秋斋藏画,以及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主办的“狮城美术·百年光华”特展,自6月1日开幕至今三周,截至6月21日,已吸引6266人次参观。

特展呈献新加坡第一代到当代的80位知名画家的170幅画作,展示我国美术史上的百年华彩。其中,149件展品来自秋斋珍藏,主人曾国和说:“这次的联合大展确实引起艺术爱好者的特别关注,除了本地画家、艺术爱好者,还有从国外特地前来看展的人士,包括北京、杭州、上海、山西、香港、台湾、东京,以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实在振奋人心。”

毕业自上海美专的林子瑄是教育家,1937年南下,受聘于圣尼各拉师范学校,后来创办勿洛公立中华公学,1955年任圣德勒撒华英学校校长时,增办中学。

何劭斌指出,本地重要藏家许少全2015年于Helu-Trans艺术空间以及2018年于拉萨尔艺术学院也办过大型的新加坡艺术回顾展览,展品不到百件,相对年轻的藏家曾国和的收藏展显示后继有人。

美术评论家张夏帏前后参观了四次,认为这个特展令人惊艳,私人藏家将藏品公诸于世,与众乐乐,非常难得,是值得赞扬的壮举。他说:“这是艺术爱好者重聚的场合,从展品看得出秋斋主人曾国和很用心地在收藏,看到陈有勇的水墨画感到惊喜。还有王金成大型水彩画难得看到,王春鑫的水彩作品也有。他收藏的钟四宾(泗滨)比一般看到的好,陈文希的作品也很好,蔡名智和李曼峰的作品也不错。总的来说,展览很成功。”

延伸阅读

“狮城美术·百年光华”特展吸引不少外籍人士观展。(秋斋提供)

佳士得新加坡董事经理莫锦川认为,这个特展非常好,将新加坡艺术家的作品汇集,公开展出,显示了新加坡有认真的藏家在收藏新加坡艺术品。从特展中也可看出,新加坡有素质非常高的艺术家,也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展示给本地与本区域的公众观赏。

秋斋会更换一些新藏品展出,包括刘抗的油画《北京颐和园》。( 秋斋珍藏)
102岁书画家林子平最近庆贺《早报》创刊百年赠送的彩墨巨画《百年根深》也会展出。(叶振忠摄)
秋斋配合特展特设“最心仪的狮城书画家”投选活动,欢迎公众扫描QR码参与投选。(秋斋提供)

华文媒体集团也将展出102岁书画家林子平最近庆贺《联合早报》创刊百年赠送的彩墨巨画《百年根深》。此画勾勒出深深扎根于土地的百年老树所展现出的生命力,特有意义,延续了以往艺术家馈赠报社书画的雅意。生前常将墨宝义卖做慈善的松年法师(1911-1997)的书法《寿》;南洋客属总会1985年赠送报社的赖桂芳(1936-2022)水墨画《黄山村镇》也展出。

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总裁刘思伟受访时说:“我们很高兴看到‘狮城美术·百年光华’特展有不错的回响。这是华族文化中心迄今每日平均访客人数最高的艺术展览。由此可见,这不仅显示了公众有兴趣多了解新加坡美术,同时也对鉴赏本地巨作有着强烈的欲望。”

亚太图书负责人林利国借展来自上海的新加坡第一代女画家林子瑄的水墨画《清迈高原》 (1963),让更多公众认识她。(林利国提供)

展现华文报文化形象

86岁的吴珉权指出,虽然我国没有传统艺术,但很幸运地有像钟四宾、陈文希、陈宗瑞、刘抗等,在新加坡塑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作品,比如钟四宾创造出很有个人特色的妇女形象。他们都是吴珉权的老师,他犹记得,1960年代留学美国回新后发现艺坛变化很大,冒出很多具有本地特色的创作,包括中国水墨媒介。与他同时代的好朋友、已往生的画家如朱庆光、陈城梅等作品,让吴珉权忆起从前一同去采风写生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