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陈亦柏的母亲是中国二胡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春园。陈亦柏从上海音乐学院附中读完初三后,直接考入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后随导师石坂团十郎转入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目前在攻读硕士学位。

22岁的中国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认为,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全集或许是了解这位音乐巨人最快途径。这次他将使用出自著名制琴家族瓜达尼尼的大提琴,和钢琴搭档史博阳完整呈献贝多芬的5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 维多利亚音乐厅
  • 8月16日(星期三)/8月18日(星期五)
  • 晚上7时30分
  • 票价:25元起
  • 购票:sistic.com/events/yibai0823

陈亦柏说,大提琴这件乐器的制式尺寸也在那一时代成型,并随着作品的问世,逐渐成为一件独奏乐器。“每个制琴家族都有各自的‘秘方’,比如最大名鼎鼎的斯特拉迪瓦里(Stradivari)家族,他们的在小提琴中无疑是王者,声音具有穿透力;而瓜达尼尼家族的大提琴更符合这件乐器本身的音色质感,声音非常厚重,琴身也偏宽。”

大提琴奏鸣曲贯穿贝多芬创作生涯

相比同类全集作品,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全集有32首,小提琴奏鸣曲有10首,交响曲则有9首。

陈亦柏与史博阳:贝多芬钢琴与大提琴音乐全集

陈亦柏原在2020年即受邀来狮城,因冠病疫情搁浅。早前他和史博阳在中国上海、广州等12个城市举行巡演,新加坡是中国之外的唯一演出城市。

今年22岁的陈亦柏谈吐间透着书卷气,他颇具新意地指出:“贝多芬的大提琴奏鸣曲全集或许是了解贝多芬最快的途径。他最早的两部大提琴奏鸣曲创作于26岁的1796年,是他的作品第5号(Opus 5);紧接着第三首就是作品69号,是创作中期的作品;而最后两首又是一组,标记为作品102号。可以说几乎贯穿他的创作生涯。”

陈亦柏使用的这把大提琴属于德国音乐生活基金会(Deutsche Stiftung Musikleben),是他在2019年参加柴可夫斯基比赛前获得。“这个基金会每年向年轻的音乐家开放申请,通过演奏考核,借给他们古董名琴。这把琴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我很幸运。”

瓜达尼尼名琴与贝多芬同时代

陈亦柏介绍,在贝多芬之前鲜有作曲家把大提琴当作独奏乐器,即使当时贝多芬的老师海顿已经写过大提琴协奏曲,但大提琴更多还是作为通奏低音乐器,在音乐中扮演支撑而不是出彩的角色。

这次来新加坡演出,陈亦柏所使用的大提琴出自意大利著名的制琴家族瓜达尼尼,由朱塞佩·瓜达尼尼(Giuseppe Guadagnini)制作于1780年至1800年之间,与贝多芬属同一时代。

“不难看出,大提琴奏鸣曲在当时是一种颇具实验性的新体裁,贝多芬的前两首奏鸣曲中钢琴的‘戏份’更多。在第三首奏鸣曲中,两个乐器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陈亦柏说:“贝多芬经历过非常暴躁的人生阶段,这一点也在作品中有所体现。而这首作品69号,是他人生沉淀后的作品。开篇非常大气,让人一下子就能沉下心来。”

出身中国民乐世家

曾先后在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和伊丽莎白王后国际音乐比赛上获奖的中国青年大提琴演奏家陈亦柏(bǎi),8月首次来新加坡演出。他将在两晚的演奏会上,与钢琴搭档史博阳完整呈献贝多芬的5首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全集。

提及从小耳濡目染的中国民族音乐,他认为从中也获益良多。“二胡和大提琴都是弦乐器,但是两者在构造上差很多。二胡在乐器构造上的不足,需要演奏者在气韵上补齐。这是一种深厚的内力,值得我学习借鉴。”陈亦柏说:“倒不是说拉贝多芬会有一股二胡味。作为演奏者,拉一部作品下来,需要连贯的呼吸一气呵成,这是体能的状态,也是呼吸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