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重读:鲁迅的《故乡》和现代人的精神家园 日期:4月27日(星期六) 时间:下午3时至4时30分 地点:报业中心礼堂(News Centre, 1000 Toa Payoh North S318994) 报名网址:bit.ly/zbtls2024,或扫描QR码

延伸阅读

记忆的美好与现实的距离感,使“我”感慨不已。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讲座由南洋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华语言文化中心、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与《联合早报》联合举办。

“我”冒着严寒回到20年没有回去的故乡,面对萧索的景观,心中悲凉。

小说发表于1921年5月《新青年》第九卷第一号,后来收录在小说集《呐喊》中。

“我”这一趟是回去卖房,带母亲搬家的,还见到了儿时玩伴闰土——从前家里短工的儿子。

闰土似乎就是“用圈子套住了”的,这么一个人物,被束缚在故乡的土壤里,但最初闰土是“我”的导师,告诉“我”花鸟树木果实的名字,怎么在村野里游戏,注意哪些野兽,“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多年后重逢,原来称兄道弟的玩伴,因为“我”在外生活“贵人眼高”,闰土一见面就称“我”作“老爷”了,还让儿子水生给“我”磕头。

鲁迅短篇小说经典《故乡》的开头,就是这样一个场景。

他也说:“鲁迅的深刻需要我们一再重读他的作品才能体会,就像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说的,每一次重读都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之旅,而即便是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曾经读过、已经熟悉的书,这就是经典的力量和意义。”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唐小兵教授即将来到新加坡,在来临周末(4月27日),于2024年“陈六使中华语言文化教授基金”公开演讲系列上为大家讲解这篇小说。

讲座前,唐小兵接受电邮采访时说:“读鲁迅,读懂鲁迅,不只是让我们接近现代中国,也让我们看到自己,无论我们来自哪里,身处什么时代。比如他1921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故乡》,以当时的江浙乡村为背景,有自传写实的成分,但同时也讲述了现代人寻找精神家园的故事。”

“我”如此回忆小时候的闰土:“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1世纪的读者该如何诠释这篇103年前的小说?阅读经典会是一种“我”与闰土、与故乡那种物是人非的感受吗?小说人物的形象、经历,又与21世纪的读者有什么关联?

重读是一次发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