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名单将于9月揭晓。

叶孝忠认为作家节节目,既要有严肃的成分,也要有好玩互动的环节。(龙国雄摄)

新加坡作家节新总监、本地英文诗人杨树宏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表示新上任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加强与改善母语节目,并请本地华文文学爱好者期待9月份公布的第一波受邀作家名单,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叶孝忠:户外节目结合文学

来临作家节将于11月8至17日举行,主题为“In Our Nature”(自·然),一语双关,聚焦自然环境与人性。

杨树宏曾于2017年担任驻双溪勿洛湿地保护区作家,观察自然生态、野生动物刺激写作。疫情期间他经常到本地自然公园踏青,当作家节团队2023年中邀请他提出建议书时,自然这一主题即刻浮现,同时也发现过去新加坡作家节还未深入探讨这个题目,或许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作家节华语节目客座策划人叶孝忠连续两年担此任务。2023年他策划了几项体验式活动,如诗人周德成与作家陈家毅开放自己的写作空间(工作室与住家)让读者参观;前马共游击队成员海凡带队到自然公园讲解游击队生活与小说创作;诗人陈志锐与活字印刷工作者孙耀瑜的写诗工作坊等,让杨树宏赞赏有加。

2023年底,破纪录连任五届作家节总监的诗人普嘉·南锡(Pooja Nansi)完成任期,杨树宏接过棒子2024年1月走马上任。他受访时说,其实上任前他已联系三位客座母语节目策划人,包括华语节目客座策划人叶孝忠,希望能改善母语节目。

往年购买一张通票可以参与大部分节目,但考虑到母语节目的比例、好玩或规模不如英语节目,不少母语受众或许却步。如何吸引母语文学爱好者,就成了新总监杨树宏的挑战。

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

他说:“我认为新加坡作家节的核心是新加坡文学(英文圈惯用‘Sing Lit’),是新加坡的作者,是我们的四个语文,必须以此为基础。”

新加坡作家节向来以本地四个官方语言为荣,标榜其多语特性,但在实际操作上,始终给人英语为主的印象。以去年为例,作家节约200个节目中,只有17个华语节目,受邀到新加坡的国际华文作家也只有台湾小说家吴明益与马来西亚散文家范俊奇。

对本届节目内容守口如瓶的杨树宏说:“三个母语——华语、马来语、淡米尔语节目若有进步空间,我希望能深入探讨,但我不是那种新来的总裁,不会一走进公司就来大刀阔斧裁员、改名之类,不会为了改变而改变,而是想要退一步重新思考作家节的意义。”

作家节的华文节目必须有严肃的演讲、座谈,也要有体验式的项目。

旅居德国的台湾作家陈思宏此前曾在个人社交媒体透露受邀参加新加坡作家节,杨树宏对此表示“不否认也不确认”这项消息。

今年作家节将于11月8至17日举行,主题为“In Our Nature”(自·然),聚焦自然与人性,9月公布海内外受邀作家名单。新加坡作家节新总监、本地英文诗人杨树宏表示,将加强和改善母语节目,重新思考作家节的意义。

曾有人批评Sing Lit一词往往仅指涉新加坡的英文写作,以英文文学代表全新加坡,但杨树宏认为,Sing Lit包括四大语文的文学创作,指新加坡的文学。

杨树宏希望作家节通票的节目内容会让各语文源流受众都觉得划算,如果还是无法满足,作家节也可能挑出更多单一售票的节目,以满足不同需求。

本地诗人陈志锐(右二)与活字印刷达人孙耀瑜(左一)为2023年新加坡作家节进行一场结合写诗与活字印刷的工作坊。(档案照)

杨树宏希望作家节的节目不以语言划分,或可安排一位华文作家担任一场英语座谈的嘉宾,通过翻译来沟通交流。他说:“毕竟每个新加坡人都能理解英语,如此一来他们也会出席这场座谈,不仅支持这一位华文作家,同时看见这样的多语文源流对话可以带来怎样的新方向。这也是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超越特定的兴趣,不受文类、语言或某种特定风格的制约。”

有一种说法是,本地华文文学活动来来去去都是同一批老化的受众,但叶孝忠发现,只要活动多元,吸引的参与者就会多元起来。

英文诗人杨树宏自幼阅读《聊斋》故事、金庸小说,中学时曾发表一篇华文短篇小说,大学时代以来主要以英文写作。(龙国雄摄)

叶孝忠也透露,2024年的海外华文作家将比2023年多。

来临主题关乎自然,旅行达人叶孝忠更能发挥所长,策划户外节目,结合文学,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人选方面,新华文学关于自然书写的作品毕竟还未成熟,书写者并未像国外作家那样前仆后继,但叶孝忠认为,只要把主题扩大到人性,或从活动形式着手,就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