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实文字解析文化理论
第一本是柯思仁策划,当时还都是中学教师的郑元壮、张嘉威与曾昭程著的《快乐迷诗一下》,2005年出版,用轻松、互动的方式介绍现代诗,拉近年轻读者与诗的距离,至今仍是我每到书店必搜罗,准备送给中学生、写诗新人的好书。如今市面上也有不少面向校园的文学课文赏析书册,但都不如《快乐迷诗一下》。这本书应当有2025年的新版本,用更多当代的诗作甚至歌词作为分析文本。
展示华文的多元性
无论如何,对柯思仁而言,这是一本令他自豪的书。
走出新加坡后,台湾读者也能通过这本书,在学习东西方文学文化理论的同时,读到中国大陆与台湾以外的华文作家作品。
柯思仁是新加坡重要的散文家、剧作家、评论家、学者。戏剧方面,柯思仁编著的《戏聚百年——新加坡华文戏剧1913—2013》梳理了本地华文戏剧的百年历史;他主编的华文与英文版《戏剧盒30关键词》,以小见大,借戏剧盒创团30年,展现新加坡的社会文化发展。新华文学方面,柯思仁与许维贤主编的《备忘录——新加坡华文小说读本》,收录并简评战后作家赵戎、姚紫至当代黄凯德、陈石的小说,借用华语语系视野为新华文学“备忘”,同时也确立经典。2016年柯思仁受邀主编《2016年文字现象》,从该年《文艺城》发表的作品中爬梳是年本地的文学关怀。当时他提出,应该扩大《文字现象》的选稿范围,因为他始终认为“文艺”的范畴无远弗届,不应该框限在传统思维里面。
每年8月是大学新学年的起点,恰好我的母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系庆祝20周年系庆,同时欢送参与创系的中文系副教授柯思仁。一时间想起大学时代的种种,尤其刚入学上第一门导论课,面对柯思仁老师对学生每个提问的反问,迫使我们思考,陷入尴尬与困窘,必须靠自己在那没有标准答案的南大校园里,寻找阅读世界的方式。
这本书梳理了20世纪以降西方文化与文学批评理论,同时对比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如西方读者反应论对比中国古代文人金圣叹评才子佳人书、脂砚斋评石头记;与西方文本细读对比东方经典注疏等。
科技热潮引发人文教育失落的担忧。越来越多人依赖ChatGPT等人工智能,取代分析和思考。人文学科是不是人类的最后防线?人类如何凭借阅读,保有自我思考的能力?作者重温本地学者、作家柯思仁著作,每每有新发现。
另一本则是柯思仁与陈乐合著的《文学批评关键词——概念·理论·中文文本解读》,2008年由八方文化创作室出版,至今还在新刷贩售。每次当我解读文本遇到瓶颈,这本书都能为我指引方向(答案就要靠自己)。每次翻阅,都有重返南大中文系柯思仁老师导论课的既视感,战战兢兢,又为新发现而振奋。
书中中港台新马文本的选择,也契合了华语语系乃至如今华夷风土打破疆界的愿景。本书2021年也因台湾院校的需求,由台湾五南文化事业出版繁体中文本。就在这个8月中旬,五南推出了本书电子书与新版纸本书(内容与新加坡原版一致)。
其实本书2008年已同中国的一家出版社签约,遗憾因为未说明的原因,无法实现出版。
柯思仁说,本书其实还有更新的空间,可以增加新的词条,不过他近年重心在剧场研究,手上还有两本书在写作,暂时不会更新《文学批评关键词》。
人文教育提供的是关怀与视野,毕业至今我仍然受用。
许多理论书文字生硬,但《文学批评关键词》深入浅出,用平实文字解析文化理论。本书另一特色是每一章都以中文文学作品为分析对象,以西西《假日》讨论“作者”概念,卞之琳《断章》思考“观点”,用蔡深江《漫步经心》讨论“文本”的封闭性与符码诠释外延的可能性,以及英培安《我与我自己的二三事》、高行健《给我老爷买鱼竿》中人称变化的课题等。
最近常看朋友在社交媒体实验把文章输入ChatGPT请人工智能(AI)分析作品好坏,几秒钟就得到一篇似模似样的评论文章,说得头头是道,话题性十足。一开始看着好玩,久而久之难免就要担心,AI打开方便之门,大家日后都借AI分析作品,阅读与分析其实是一种技能,荒废久了恐会丧失,到时候你我还有多少自主思考的能力?
柯思仁受访时说,在台湾与英国完成学业回到新加坡,他开始站在边缘的角度回看华文世界,此后无论编书立论,他都强调多元。他发现,近来新加坡华族文化中心关于新加坡华人身份的刻画与思考,与他多年来的立场遥相呼应。他说:“展示华文的多元性,就是区别于单一、强势的一个中国中心。”
作为杰出的教育工作者,两本与柯思仁有关的书却鲜少被讨论。
我的诠释是,未来,人文学科应该更被重视,因为这才是人类的最后防线。
科技热潮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却也引发人文教育失落的担忧。2024年2月,英伟达(NVIDIA)共同创办人暨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世界政府高峰会的一场座谈里反其道而行,过去十几二十年人们鼓励新一代学习电脑科技、学习编程语言,他却建议人们应该多往其他科目发展,因为编程语言的核心应该是人,是人性。
突破、创新,一直是柯思仁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