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艺术家奈文·阿拉达让乐器在城市环境中创造出乐章。(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左图)英国艺术家吉莉安·韦英《在佩卡姆跳舞》根据脑中的音乐起舞。(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右图)天生失聪的美籍韩裔艺术家克莉丝汀·孙·金通过想象,将声音化为歌词和语言的乐谱。(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中国艺术家陈箴的装置用一张中式木椅和两个中式旧马桶,组成大型的“耳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这相信是本地举行的最大型声音艺术展览,将过去20年最引人注目的当代声音艺术作品带到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执行馆长霍诺尔·哈格(Honor Harger)在线上记者会说,该展不会是安静的体验,“它没不插电。它不是一场音乐会。这不是一场表演。这不是讲座。相反的,它是一个复杂交错的音景。当参观者穿过展厅时,不同的故事和声音重叠在一起,借以激发对声音和音乐不同的感受。”

表演声音的物件

受凯奇影响,英国艺术家梅尔·布里姆菲尔德(Mel Brimfield)装置《4分33秒》(2011-2012)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委约之作。梅尔说,只要按下红色按钮,一架Pianola钢琴会自动演奏,电视节目也启动,事实和虚构融在一起,观者尽情享受。她用音乐诠释了英国运动员罗杰·班尼斯特(Roger Bannister)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的脚步声,班尼斯特是第一个在1英里赛跑中跑进4分钟的运动员,打破人类极限。

如果身体是人类第一个“乐器”,我们周遭的世界就是“音乐会”。中国留法艺术家陈箴(1955-2000)的装置《令人专注的椅子》(1999),运用一张中式木椅和两个中式旧马桶,组成大型的“耳机”,发出各种声响。台湾艺术家萧圣健利用手制摩托、树干和转盘的一组六件机动雕塑,寻访、重现幼时记忆里熟悉的田野蛙鸣、鸟鸣蟋蟀声,而今为工业噪音取代。新加坡艺术家祖·马哈茂德(Zul Mahmod)的装置用发出声音的机械物件,讲述声音是连接我们与世界的桥梁。

展厅里,最早的一件声音艺术物品,是美国极简主义艺术家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的《盒子与它自制的声音》(1961),演出、记录并播放着艺术家创作时的声音。美国艺术家阿什莉·泽林斯基(Ashley Zelinskie)向莫里斯作品致敬的《带有印刷声音的立方体》(2014/2021),是利用3D印刷与电脑科技重新诠释的21世纪版本,不再是手工制作。阿什莉说,随着录音科技更发达,3D打印发出的声音比较安静无趣,少了壮实感。

记忆与想象的声音

声音作为艺术的创作媒介,大约始于百年前。意大利未来主义作曲家和乐器制造家路易吉·鲁索洛(Luigi Russolo,1885-1947)在1913年开创音乐革命,发表了《噪音艺术》,在机器时代背景下,探索声音作为音乐的概念。鲁索洛和助手创造了27种不同的噪音生成(Intonarumori),将雷声、爆炸声、嗡嗡声和嘶嘶声等融入音乐系统中。其作多已毁于二战,唯一幸存的是《城市的觉醒》(1913-1914)开头小节。

如果听不到,还是可以想象。天生失聪的美籍韩裔艺术家克莉丝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将声音化为歌词和语言的乐谱,把闻所未闻的世界书写下来。英国概念艺术家吉莉安·韦英(Gillian Wearing)的录像艺术《在佩卡姆跳舞》(1994),是艺术家在忙碌的伦敦南部商场,脑中想象着音乐起舞。无声,亦有声。

它们不是普通的立方盒,而是会表演声音的物件,显示了科技的变化。(黄向京摄)

当声波从物质上反弹并使液体表面波动时,就变得看得见。以复杂高超的声音装置闻名的德国艺术家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用了10张看似简单的照片,捕捉声波在牛奶容器表面产生的效果。

你听过没歌声的合唱吗?香港艺术家杨嘉辉的录像装置《静音合唱》(2016),呈现香港和声成员抑制不唱出巴赫的《圣诞节清唱剧第5部分》,而是专注于他们平时演唱时的换气呼吸,这观众往往不会注意到。我们一般坐在观众席上听音乐会,而加拿大艺术家珍妮特卡迪夫(Janet Cardiff)的装置《四十节经文歌》(2001),将观众置于合唱团中央,穿梭于40个扬声器,既听得到每名成员的声音,也听得到整体的合唱效果。

起源于9世纪的西方五线谱不是记录音乐的唯一方法。从位于伦敦和奥斯陆的The Schøyen Collection收集的早期乐谱副本,可回溯到古代巴比伦时代的乐谱、14世纪的吠陀圣歌等。而今,数码音频文件是最常见的分享音乐的方式。

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为庆祝成立十周年,策划大型展览“交响操纵:超越听觉的探索”,展出八个国家地区(包括新加坡),总共32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和作曲家的作品,通过乐谱文本、雕塑、装置、录像与音乐等形式,探索百年来声音艺术多元的形态,让访客观看、感受并体验声音。

由The Schøyen Collection收集的,不同文化历史早期的乐谱副本,包括古代巴比伦。(黄向京摄)

英国艺术家汉娜·佩里(Hannah Perry)的曲线形钢雕装置“Rage Fluids”(2021),能够随着扬声器循环播放的低音振动,其钢材也随振动而放大声音,展现了共鸣。汉娜父亲是工程师,她从小为工业材料围绕,以此为素材创作。

对英国艺术家杰里米·戴勒(Jeremy Deller)来说,壁画《世界的历史》(1997-2004)是通过铜管乐队音乐和酸浩室(Acid House)来书写的,是他脑海中所受过的各种音乐的影响。英国艺术家菲尔·柯林斯(Phil Collins)的录像在印度尼西亚拍摄,是英国乐团史密斯的歌迷演唱《世界不会聆听》“The World Won't Listen”(1987)卡拉OK版本视频合辑,说明了流行音乐如何传播并融入不同的文化。

展览策展人之一、艺术科学博物馆展览总监阿德里安·乔治(Adrian George)在媒体导览时说,祖父是音乐家,自幼让他学小提琴与钢琴,自嘲是“失败的音乐家”,转而从事视觉艺术,声音与艺术成为他热切关注几十年的课题。展览主要通过四种不同的方式探讨声音:为制造或引用声音而创作的艺术作品;被改造而转化为艺术品的发声物品;指导动作或音乐制作的乐谱,以及用沉默或无声来表达声音。

与其自己演奏,德国艺术家奈文·阿拉达(Nevin Aladağ)将各种乐器放到儿时住的斯图加特城各个角落(如游乐场、街头、树上),让大自然的风与城市环境创造出乐章。如果猫咪可以弹钢琴,音乐家还需要有才华或技术吗?美国艺术家科里·阿肯吉尔(Cory Arcangel)以猫咪弹琴YouTube视频合集(2009),俏皮地重现了奥地利作曲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的音乐经典。

展览即日起至2022年1月2日上午10时至晚上7时,在艺术科学博物馆(10 Bayfront Avenue)举行。公民与永久居民每人收费16元,游客19元,上网https://bit.ly/3jUFUrc购票。

本地最大型声音艺术展

噪音艺术和先锋音乐探索

美国艺术家科里·阿肯吉尔的猫咪弹琴YouTube视频合集。(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滨海湾金沙艺术科学博物馆为庆祝成立十周年,策划大型展览“交响操纵:超越听觉的探索”(Orchestral Manoeuvres:See Sound.Feel Sound.Be Sound),在九个展厅展出八个国家地区(包括新加坡),总共32位当代知名艺术家和作曲家的作品,展示他们如何操纵、颠覆或玩转物件、雕塑及文本的声音属性。展览展出早期的乐谱、实验乐谱,制造噪音的雕塑装置,发出声音的物件,以及运用科技使物体“唱歌”的当代作品。

受鲁索洛理论影响的美国跨界先锋派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1912-1992),发表了无声的实验乐曲《4分33秒》,汲取东西方元素,挑战并改革音乐和演奏。凯奇徒弟、日本作曲家和钢琴家一柳慧将西方五线谱从横排改成直排。艺术家小野洋子提示如何聆听并制作出与自然有关的声音。新加坡艺术家洪松明的“音乐手稿”以五线谱为基础,用划线或剪贴纸等,对声音进行探索。

混凝土立方体《电台》(1977/2021)内有一个晶体管收音机,其天线接收模拟无线电信号,所发出的沙沙声,让人想到在数码广播和流媒体服务时代,存留至今的广播电台已很稀少。这是德国概念艺术家蒂姆·乌尔里希斯(Timm Ulrichs)的作品。

与眼睛不同的是,我们的耳朵从不眨动,多数时候总在倾听,我们就像在无尽的声音海洋中遨游,但这常被忽视。所有声音都由振动产生——当物体发生振动时,其周围的空气因振动而产生波动,被我们的听觉感知成声音。

按下红色按钮,这架Pianola钢琴会自动演奏,这是英国艺术家梅尔·布里姆菲尔德的装置《4分33秒》。(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