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塔常与再诺同一组巡逻,两人之前在联络所认识,她经再诺介绍后加入COP小组。“我平时也在其他地方做志愿者,多是处理行政事务,听说巡逻可以在社区多走动,不仅能认识更多邻居,还能学习新事物,就想要报名参加,尽微薄之力回馈社会。”
瑞塔是一名寡妇,独自抚养三个儿子,刚加入巡逻队时,小儿子8岁,大儿子15岁,如今已经是理工学院学生。起初儿子不太理解妈妈为何要去巡逻,她说:“他们不太喜欢我周末出去,觉得好不容易休息,可以在家陪他们。”后来瑞塔跟孩子们解释了巡逻队的意义和职责,得到他们的理解,也支持妈妈做喜欢的事。
·职业:护工
为了更加熟络小区内的居民,刘天赐自发创建了WhatsApp群组,目前有百多人加入,大家会定期一起聚餐分享食物,互相认识走动,“好像回到邻里和睦的甘榜年代。”起初当邻居还不大了解市民巡逻小组时,不少人会误以为他们在卖保险或者假扮警察诈骗,让人哭笑不得。后来渐渐熟络,平日里非执勤时段,邻居也总喜欢找他帮忙。帮人开锁、抓鸟、调解邻里纠纷等等,只要力所能及,刘天赐也十分乐意,“邻里之间不用计较,如果我们能帮到就互相帮忙一下,何乐不为呢?”
去年12月开始的社区守望计划(Community Watch Scheme,简称CWS)是一项号召社区防范罪案的计划,与COP不同,CWS志愿者无须穿制服或固定时间巡逻,而是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包括邻里守望相助小组、员工守望小组、脚踏车骑士守望小组、网络消费者守望小组、通勤者守望小组和车辆监督小组。在不同场景中,成员可根据个人兴趣报名,也可参加超过一个小组。刘天赐平日里喜欢骑脚踏车,便加入脚踏车骑士守望小组(Cyclists-On-Watch),在通勤时能及时掌握最新的安全与保安资讯,成为警方的双眼与双耳,帮助警方留意四周可疑的人事物。
·陈子维
·年龄:36岁
巡逻四年来,刘天赐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看到地上的酒瓶碎渣,也许是高楼抛物的行为,会拍照报备。走过组屋楼下脚踏车停放区,看一眼有些锁头太细,担心根本锁不牢。巡逻时,看到钥匙在门上忘了拿下来,便敲门提醒屋主。
有时欠债的人已搬走,新屋主住进来还免不了要受讨债人的骚扰。但凡遇到这种情况,巡逻员会在第一时间拍照告知警方,进一步关注这个单位。有时当面见到大耳窿来讨债,他们会立刻打给警方,警察一来阿窿立刻就消失了。自从安排巡逻队执勤,明显感到治安好了很多,没有再看到有人泼漆,他说:“毕竟他们知道这一区有人巡逻就不敢太放肆。”
得到社区长辈关爱
每名志愿者在申请加入后,须要接受一天半的培训,内容包括基本犯罪预防,熟悉掌握SGSecure应用和社区紧急应变课程(Community Emergency Preparedness Programme)。
身边的亲戚朋友知道他加入巡逻队,纷纷鼓励,也时不时请教一二。“如今假消息这么多,在社交媒体和WhatsApp上又被人一再转发,很多人不辨真伪就发出去。平日里看到警方发布有关罪案防范的贴士,我会转给朋友或家人,毕竟从官方渠道来的信息可信度高,周围的人会比较信任我转发的消息。”
在一些特殊案件中,例如非礼案或偷拍裙底照片,女性巡逻员会更加机敏,懂得如何以适宜的方式提醒受害人。
·巡逻年份:23年
在保护社区的事务上,巾帼不让须眉。据瑞塔观察,参与巡逻队的志愿者几乎是男女各半。“很多乐龄妇女喜欢加入巡逻的行列,她们有时间,也愿意与邻里更多互动。”女性的优势在于细心,观察力强,很活跃,有主动性,经常会“多走一里路”,仔细查看社区的每个角落。瑞塔说:“我们会时常注意观察,警惕周围是否有奇怪的人,奇怪的举动。即使不在巡逻时段,日常也会很机警多留意。”
巡逻开始,他们通常会从组屋最高一层一路走下来,观察是否有可疑人士出没。过程中,他们不会打扰住户,除非发现异样才上前询问一二。如发现任何可疑情况,第一时间要做的是通知警方,不得擅自行动,也是保障巡逻市民的安全。
再诺的制服背心上有三枚徽章,分别代表他接受过预防罪案发生的培训,全国保家安民计划(SGSecure),社区紧急应变课程(Community Emergency Preparedness Programme),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紧急火患,做心肺复苏,以及运用心脏除颤器等基本急救知识。平日里他有空就会去上课,不断装备自己,服务社区。
家中有两名长辈的陈子维说:“老人家是最vulnerable(指脆弱)容易受骗的,不像年轻人比较tech-savvy(擅长科技)。要多跟他们聊天,提醒他们注意不要上当受骗,陌生电话不要接。”在巡逻小组以外,他也在社区做义工帮助老人家。“看到老人家需要帮忙,年轻人可以帮就尽量帮,你也希望自己老的那一天有人可以照顾自己,保护邻里安全。”
巡逻二十载,他最大的成就感是看到社区犯罪率明显下降,治安变好了。再诺回忆,早年间勿洛一带罪案频发,像是毒品问题、非法讨债、组屋楼下脚踏车失窃等。他说:“巡逻时经常看到大耳窿泼漆,在门上画O$P$,还写上屋主的电话号码。”
他说:“本地近来发生很多网络诈骗案、电话骗局或爱情骗局,常在邻里看到警方的告示牌,我会在巡逻期间提醒民众注意。虽然大家都有意识,时常提醒还是会让人更小心。”
·巡逻年份:4年
另一巡逻时会特别留意的是独居老人的问题,前段时间常在报章上读到老人在家中过世的消息,不免更加关注,尤其是在乐龄人口密集的成熟组屋区,邻里之间也会多一分留意。有时巡逻会遇到热心邻居告知,很久没见隔壁的安娣安哥出来,巡逻员随即上前敲门问询。
·年龄:22岁
根据警方规定,每次至少要凑齐四个人才能出勤。再诺的小组人多时会有六七名志愿者一起巡逻,其中好多已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因为巡逻小组是义工性质,具有灵活度,大家通常都会看时间参加。大家互相告知档期,由再诺统一安排协调。
巡逻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保持机警。即使在不巡逻的时候,再诺也已经养成了习惯,四周查看,在外用餐会不自觉地听旁人聊天,是否提到哪些隐秘信息。巡逻员手中有一本笔记本,上面记录着各个政府机构的联络,号码早已烂熟于心。在他看来,巡逻员的工作就是成为警方的“眼睛和耳朵”,将收集到有关社区的消息及时报告。
目前他的正职是超市的保安人员,平日工作主要抓偷窃行为,下了班在小区继续巡逻,保障居民安全。再诺一身黝黑的肤色,健硕的身材,戴着一副酷酷的墨镜,笑起来却很阳光,充满正能量。
每个志愿者每月须抽出至少两小时执行巡逻任务,巡逻期间,要特别留意社区内的可疑活动或人员,并在需要时通知警方展开调查。市民巡逻员自身不具备探案的职能,更像是分布在社区内的“情报网”——通过在不同地区分组巡逻,起到震慑作用,预防犯罪活动的发生,以及与社区居民分享安全防范知识。
妈妈陷骗局 少年当志工警惕公众
看到老人家需要帮忙,年轻人可以帮就尽量帮,你也希望自己老的那一天有人可以照顾自己,保护邻里安全。——陈子维
作为遍布在社区的“情报网”,为了及时收集社区罪案发生的消息,巡逻员也会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向居民了解须要注意的隐患。平日里巡逻时,他们会在组屋楼下或公共空间和居民对话,介绍自己作为巡逻员的身份与职责,也向对方了解最近是否看到哪些可疑现象。此外,巡逻员也会告知居民这一区近来高发的案件如网络骗局、电话诈骗等,提醒公众小心提防。
推广甘榜互助精神
秉着一颗慈母心,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瑞塔在邻里巡逻时会时常注意邻居家小孩的安全,“如果看到邻居的小孩在玩耍会特别留意一下,担心他摔倒或跟陌生人走,毕竟都认识他们的父母。”
夜幕降临,你家附近的社区是否能看到市民巡逻小组的身影?或许在住家楼下的电梯旁,挂着“市民巡逻小组在行动”的标牌?对于他们的存在,或有人早有耳闻,也有人不曾听说,然而很多人却不晓得他们具体做些什么。疫情下沉寂两年,生活步入正轨后,市民巡逻小组近期又出动了。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一起了解这个志愿者团队的幕后日常。
巡逻时间可灵活安排,组员协商后定在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时段,他说:“通常都是夜里过了11点才会有奇怪的人出现。”巡逻范围覆盖附近的六座组屋,执勤时他们会从最高一层一路走下来,先去天台花园看一下,很多时候聚众行为、瘾君子嗑药或一些不雅行为都在天台发生,加强巡逻会起到一定震慑力。有时遇到未成年人在喝酒抽烟,看到巡逻队会迅速把酒瓶藏起来,他们会上前劝说对方早点回家。
熊衍庆警官介绍,近年来报名参与市民巡逻小组的人数稳步增加,也有年轻化趋势。人们对于该计划的认识度也有所提升,警方自2019年发起招募活动,通过户外广告、社交媒体广告等渠道宣传,吸引更多志愿者。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不少巡逻队成员来自同一家庭,比如母女、父子同行,全家一起巡逻,保卫社区。
·刘天赐
做警方的眼睛和耳朵
有些独居老人家怕生,邻居敲门害怕是陌生人,也不敢开门。后来因为巡逻队经常从家门口走过,一回生二回熟,见多了就认得,老人家也放下戒心,慢慢开门打招呼或者聊会儿天。——再诺
通过巡逻小组的培训,陈子维意识到新加坡犯罪率虽然很低,但还是要时刻保持警惕,正如警方常提醒市民:“罪案虽少,仍需警惕”(Low crime doesn't mean no crime)。平日里他喜欢看警匪片,也培养出几分机警。例如看到一辆车停在那里很久,或是杂草已经长在轮胎上,会报告给周围巡逻的警察注意;见有人大热天穿外套会多看两眼,看到可疑物品会拍照报备。但同时,他会注意自身安全,不会擅自上前调查。他总喜欢开玩笑说,自己1米79的高大个子有身高优势,“站起来比人家高一个头,总能看到人群里的小动作。”
再诺的大半生都投在了保安事业上。每月第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他会到民众联络所,与巡逻小组的其他成员汇合。作为组长,他会先汇报近期小区的治安情况,大约8点,巡逻小分队出发。
巡逻至今,瑞塔最大的收获是加深了邻里关系,“我们在楼下看到不只是擦身而过的陌生人,会打招呼问候一下。也有人来感谢说,知道有人在巡逻,感觉我们的小区很安全。”
·职业:客服人员
这分热心也源于自己的母亲早前深陷骗局,幸好被他识破,及时止损。妈妈之前在网上与洋人朋友聊天,对方说要从外国寄名牌礼物给她,货卡在关口要交手续费。陈子维一听就意识到情况不妙,立马带妈妈去警局报警,拆穿了骗局。
·再诺(Mohd Zainol A Hejaz)
创建群组 拉近邻里关系
陈子维19岁时加入市民巡逻小组,当时他还在读书。他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关于COP的宣传,也听一些警察朋友说起,就有兴趣报名参加,想学习更多预防网络骗局的知识,从而提醒人们不要上当。
再诺说:“后来发现有些独居老人家怕生,邻居敲门害怕是陌生人,也不敢开门。后来因为巡逻队经常从家门口走过,一回生二回熟,见多了就认得,老人家也放下戒心,慢慢开门打招呼或者聊会儿天。”安全来自安心,长时间培养一种熟悉的关系,慢慢建立信任,也让社区邻里多了一分安心。
·年龄:50岁
·职业:保安员
巡逻小组的职责主要是看到情况后汇报,遇到问题拨电等警方来。但做久了许多志愿者都会在“分内职责”以外,自发关注更多领域,履行公民义务。例如巡逻时顺便查看公共设施是否有损坏的情况,或楼道里有杂物堆积影响火灾疏散等,再拍照汇报到社区事务署的一站式平台一联通(OneService)。
社区犯罪率下降
刘天赐家住菜市(Chai Chee)附近的新组屋区,这里多是年轻夫妇或有小孩的家庭。早前他去社区联络所听了关于市民巡逻小组的介绍会后,叫上朋友一起报名参加。刘天赐有个7岁的小孩,一同巡逻的组员也多是年轻父母,都希望自己所住的社区安全,孩子们在无忧的环境下成长。很多人都是白天工作,晚上回家冲凉后,哄孩子睡着才下来巡逻。
白天当保安 夜晚巡邻里
市民巡逻小组(Citizens On Patrol,简称COP)计划从1999年推出至今,警察部队社区合作局局长助理警察总监熊衍庆,在受访时告诉《联合早报》,我国目前的市民巡逻小组成员大约有6700名,年龄介于17岁至80岁,大多数志愿者年龄在40岁以上,多是对社区服务充满热情,自发报名参与。
作为巡逻队中最年轻的队员,“Ah Boy”陈子维颇受老人家喜欢,总爱拉着他聊天。从小在勿洛一带长大,很多老人家看到他也觉得很欣慰,“Ah Boy长大变成Ah Man,出来巡逻了!”他总是笑笑地说:“如果没有年轻人学会警察的东西,怎么来保护你们。”
把关怀带入邻里
·年龄:66岁
注意孩童的安全
·巡逻年份:4年
·职业:学生
女巡逻员更细心主动
关注独居老人
巡逻二十载,他感慨团队原本有20多人,大家都从事不同职业,后来年纪渐长,陆续有人离开,如今还剩下他坚守着岗位。力所能及之处,他会继续做下去。
停放在组屋底层的脚踏车被偷了,住家外墙被大耳窿泼漆,有人高楼抛物,或聚集在天台嗑药……当发现上述违法行为时,市民巡逻小组便会立即通报相关单位。由志愿者组成的巡逻小组,以维护邻里治安为己任,他们犹如分布在社区内的“情报员”,在不同地区分组巡逻,预防罪案发生。
再诺家住勿洛蓄水池附近,巡逻小组往往是就近分配,主要范围锁定在住家附近的几座组屋。从1999年市民巡逻小组计划正式成立至今,再诺是第一批参与的志愿者,一做就是20多年。当被问起报名加入的初衷时,他说是自己的兴趣,一直都很喜欢做保安性质的工作。1990年代他曾参加过志愿特警团(Volunteer Special Constabulary),后来“退伍”后,还想继续尽一分力,于是加入了巡逻小组。
市民巡逻小组人数增加
·巡逻年份:3年
·瑞塔(Retha Pan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