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元宇宙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须要克服。首先是技术瓶颈,赵盛东说人工智能还不够“聪明”,处理速度也不够快。“元宇宙的穿戴设备虽然比以前更轻,不过仍无法提供自然无缝的使用体验,需要进一步减重。但这存在矛盾之处,因为设备越轻便,往往性能就难以提升,所以必须找到一个良好平衡点。此外,业者也必须确保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
目前,Bandwagon Labs已训练AI识别400多种粗俗和种族歧视的文字。公司也训练AI理解上下文概念(context),自动删除不当言论。陈宪耀说:“通过AI,我们能确保聊天内容安全,并符合社区和品牌伙伴的标准。”
2021年10月28日,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宣布将公司名字改为“Meta”(元宇宙“metaverse”的英文简写)。这消息当时迅速炸翻全网,“元宇宙”瞬间成为人们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人将其视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方向。
据调查,全球元宇宙市场预计在2032年达到约2万3462亿美元(约3万1428亿新元),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4%。赵盛东预测元宇宙将来会取代手机,成为人们最常使用的工具平台:“人们会用元宇宙来导航、购物、搜寻餐馆、记录会议等。我估计人们的元宇宙使用率会是七成,其余三成则来自手机和电脑。”
Meta旗下的“Reality Labs”实验室专门开发跟元宇宙相关的增强实境(AR)和虚拟实境(VR)技术。Reality Labs最近公布今年第三季亏损44亿美元(59亿新元),至今已累计亏损超过580亿美元(777亿新元)。虽然面对巨额亏损,维沙尔·沙却说Meta会持续投资下去,让元宇宙科技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他认为,未来元宇宙将奠基在头戴装置和相关技术之上。
什么是元宇宙?
轻量版元宇宙是未来趋势
本地元宇宙设计公司Smobler Studios创办人陈仙凤说,元宇宙当初掀起热潮有几个因素:“当时是疫情期间,人们被关在家中,对元宇宙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任何新技术在发展初期也会吸引到大量投机者,现在这些投机者退场反倒是件好事,留下来的是一些认真开发元宇宙的人。其实过去三年,区块链(blockchain)、Web3和元宇宙等技术变得更成熟,出现了更有趣且实用的应用场景。”
陈宪耀说大部分元宇宙平台需要用户使用高性能电脑才能顺畅运行,但很多用户其实没有这样的电脑设备。此外,现代人到处移动,所以较喜欢使用手机上网、玩游戏等。“我们因此专为移动设备打造轻量版元宇宙BW Land,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使用,无须下载任何应用。用户能更轻易先接触元宇宙,然后再决定是否要投入更多时间参与。我相信轻量版元宇宙将是未来趋势。”
另一个挑战是,许多企业对元宇宙一知半解,不清楚如何利用元宇宙为自己的业务增值。陈宪耀说:“很多企业只将元宇宙视为一种营销工具,用来制造话题吸引眼球。我们想鼓励企业探索更深层次的应用,将数码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为业务增值。”例如不少人很喜欢在元宇宙玩游戏,商场可通过虚拟世界的奖励吸引他们走进商场消费。
生成式AI是目前最夯的科技之一,在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潜力。所有受访者都认为,AI将对元宇宙的构建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Meta去年10月跟知名眼镜品牌Ray-Ban合作推出智能太阳眼镜,可拍照、拍视频、识别物体、回答问题、传短信、接听电话等。这款眼镜一推出便大受欢迎,供不应求,至今已销售超过70万副。
陈仙凤充满信心地说,元宇宙以后将成为人们玩乐、工作和社交的地方:“未来元宇宙的穿戴式设备可能是手机、智能表或眼镜。硬件与软件会完美结合,虚拟与现实世界将紧密连在一起,让人们享有快速、无缝的互动体验。”
元宇宙热潮随着炒作者退场而趋冷,实际上,过去三年,元宇宙开发者沉潜蓄力,技术变得更成熟,出现更有趣且实用的应用场景,人们越来越接近元宇宙生活。业者估计移动配备元宇宙将成为人们玩乐、工作和社交的工具平台,将虚拟与现实紧密连在一起,人们可享有快速、无缝的互动体验。
Meta元宇宙副总裁维沙尔·沙(Vishal Shah)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说,市场对元宇宙的炒作已结束。他形容元宇宙开发是一段“漫长旅程”,相信元宇宙愿景仍有可能达成,只是须要耗费一些时间。
延伸阅读
陈宪耀已在他的元宇宙产品中利用AI过滤各种不当言论和行为。“元宇宙是一个非常自由且没有约束的虚拟空间,存在大量的网络霸凌,有些人也会通过钓鱼方式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等。元宇宙内的场景数以万计,要用人工来监管内容几乎不可能,所以最有效的监管方式是使用生成式AI。”
Bandwagon Labs有约26名员工,曾帮本地房产公司凯德集团(CapitaLand)打造CapitaVerse元宇宙。该公司今年6月跟本地麦当劳合作推出“My Happy Place”元宇宙,用户能跟其他玩家互动、创造数码汉堡、查询每天促销、甚至还能打造自己梦想的麦当劳餐馆。
元宇宙发展已超越游戏领域
Smobler Studios有约14名员工,总部设在新加坡,业务主要在本地、美国和巴西。该公司曾在The Sandbox元宇宙推出全球第一个元宇宙演唱会场所“Tools of Rock”。
陈仙凤很高兴看到元宇宙减少炒作:“元宇宙的发展已超越当初的游戏领域,出现更宏观、更深思熟虑、更有意义的项目。元宇宙现在有教育、旅游、经济等各种用途,我和团队都非常兴奋,因为我们一直在学习新东西。”
赵盛东说:“AI的大语言模型能理解大量人类语言,帮助语音识别、物体识别和多媒体输入等方面。AI将使得人类与虚拟世界的连接和互动变得更自然和高效。”
陈仙凤说人工智能将大大促进元宇宙的创建,吸引新一代创作者加入元宇宙:“目前要在元宇宙内创建东西没那么容易。有了AI的话,即便是完全不懂编程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文字生成图像的方式,更快和更容易地创建出各种元宇宙物品,如自己的数码分身、虚拟家具,虚拟房屋等。”
两副眼镜预示元宇宙生活的可能性
陈宪耀与陈仙凤的看法一致,他兴奋地说:“你可以用文字描述想要的东西,例如要一款棕色、带黑色扶手的复古沙发,人工智能可以生成出来。这将把创作力提升到一个全新层次,人们不再需要具备3D建模技能,而可以专注发挥创意,更自由地表达自己。”
元宇宙概念最早出现在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的科幻小说《雪崩》(Snow Crash)中。小说里有一个和现实世界平行的虚拟数码世界称为元宇宙(metaverse),现实世界的人在里面可以有一个分身(avatar),整个体验是沉浸式的。
Meta上述两个眼镜产品似乎预示人们越来越接近元宇宙生活。赵盛东说:“之前我对业者是否能够生产出合适的元宇宙设备存有一些怀疑。它们必须很轻,有足够电池续航力,同时还提供自然且便捷的交互方式。现在我看到这类设备已经出现,越来越适合日常使用场景。也有许多公司跃跃欲试,想开发这些设备。元宇宙的未来越来越清晰,正在逐步实现。”
本地媒体公司Bandwagon Labs创办人陈宪耀可说是本地元宇宙的“始祖级”人物之一。2022年9月,陈宪耀和妻子谭媚璟举办了新加坡首场元宇宙婚礼。他们在酒店举办约350人出席的实体宣誓仪式和婚宴,在进场、宣誓仪式和婚礼尾声穿插了元宇宙婚礼片段,同时在两个“世界”缔结良缘。
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及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双聘)赵盛东不认为元宇宙已死:“元宇宙这几年其实取得了很多进展,而人工智能帮助推动元宇宙更快发展。我依然很乐观,认为元宇宙未来会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它目前不是人们的热门话题。”
今年9月,Meta更发布该公司迄今最先进AR眼镜Orion的原型。它重量只有98克,配置微型LED显示屏,镜框内嵌有七个摄像头,具备空间定位功能。值得一提的是,Orion能与肌电手环相适配支持手势交互,同时也支持眼动和语音操控。由于每副眼镜的生产成本高达1万美元(约1万3400新元),现阶段仅生产1000副,不对外销售。
AI对元宇宙的影响
Smobler Studios就为新加坡理工学院打造出“Playground@UXC”元宇宙,以互动游戏方式帮学生了解以人为本的设计概念。Smobler Studios目前也在为美国一所医学预科学校设计元宇宙,让学生学习如何应对创伤情况。此外,公司也为不丹政府设计“Bhutanverse”,让全球用户能在元宇宙内体验不丹王国的文化、历史和哲学。
陈宪耀说麦当劳元宇宙企划采用了“突破性”的技术:“我们在麦当劳应用程序中直接部署轻量版的元宇宙。用户不用去外部平台注册新账号来使用元宇宙,省去不少麻烦。麦当劳应用也拥有庞大用户群,My Happy Place上线的第一周就获得超过10万人次的访问。”
元宇宙通常被描绘为一个沉浸式的数码世界,融合了增强实境、虚拟实境和互联网元素。简单而言,元宇宙就是一个虚拟空间,人们可以在里面与其他用户实时互动,进行各种活动,如社交、工作、玩游戏等。
三年匆匆而过,元宇宙曾掀起的热潮已退去。这个曾被视作未来虚拟生活的前沿概念,如今较少被提及,有人甚至断言“元宇宙已死”,认为它只是昙花一现的科技泡沫。真的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