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会随着时间推移,在意思、用法和涉及的课题发生变化。“Woke”如今不只出现在种族歧视的讨论中,年轻人在谈可持续发展、性别平等时也会使用,可初衷不变,仍是呼吁沉睡的人快点苏醒,已“觉醒”的人保持敏锐的触觉。
要看懂人情世故必定要经历一番挣扎,可活在自己编造的泡泡中,那样的生活有几分真实?
年轻人所掌握的词汇里未必有“醒目”,但英文流行用语“woke”的意思相近,应该不陌生。“Woke”原是“醒来”的过去式,到了上世纪中多了形容词的用法,指对种族歧视的警觉。牛津英文词典追溯“woke”最早于1962年以形容词出现在刊物,是美国非洲裔作家William Melvin Kelley在《纽约时报》发表的文章“If you're woke, you dig it”(《觉醒的你会懂得》)。更早一些,美国民谣传奇Lead Belly于1938年在歌曲《斯科茨伯勒男孩》(Scottsboro Boys)的结尾提醒美国黑人“best stay woke, keep their eyes open”(最好保持觉醒,睁大眼睛)。
“醒目”有显眼,引人注目的意思,但懂得广东话便知道“醒目”也形容聪睿、脑筋转得快。不想被时代洪流刷下去,保持“醒目”何其重要。
如果可以,没有人愿意成天怀疑自己,怀疑人生。然而信息在网络时代四面袭来,看着赤裸的现实,年轻的心没法无动于衷,逆流而上是人类的生存本能。要创造快乐成长的环境,除了三餐温饱,年轻人也需要能分享心事的精神支柱。智慧有时源自阅历,若有经验的大人可以“醒目”,理解给晚辈指点迷津不等同强加不合时宜的观念,年轻人会更愿意聆听接受,少走冤枉路的同时也促进跨世代沟通。
虽说有“天公疼憨人”一说,但要当个无知的存在,还是拥有敏锐触觉,我选择追求“醒目”。要看懂人情世故必定要经历一番挣扎,可活在自己编造的泡泡中,那样的生活有几分真实?
“觉醒文化”是否与“取消文化”无不同?真正“醒目”的年轻人就事论事,不是用愤怒、绝望等负面情绪绑架大人。就算年轻人心怀负面情绪,且不论种子是谁种下的,首要任务应是主动陪伴原应可爱快乐的青年走出黑暗。其实任何事情推到了极端都不是好事,就像善良虽然是种美德,但在坏人面前,是要无戒备地继续释出善意,还是懂得自我保护?“觉醒文化”鼓励人们联手揭发社会不公,创建更美好的世界,只要不被激进化,排挤不够“醒目”的人,你我反目成仇,陷入口水战,以致在推行社会进步路上寸步难行,其文化仍有价值。
很多年轻人关心比生命还大的事,无法眼睁睁目送人类走向自我灭亡,清楚悬崖勒马刻不容缓。但一个人的力量实在单薄,网上成为了年轻人相互取暖和学习,讨论对策的地方。另一些人甚至化恐惧为铠甲上街身体力行,抱着还有一口气在便要继续发声,这样哪怕身在深谷中,再微弱的呼喊终有一天会被山上的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