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魔》改编自赫胥黎(Aldous Huxley)1952年的报告文学作品《卢丹的恶魔》。一群居住在卢丹修道院的修女疑似被恶魔附身。经过调查后,事情的起因被认为是神父格兰第(Urbain Grandier)与恶魔签下契约。因此,法国天主教会便以巫术罪对神父施以极刑后绑在十字架上烧死。之后的几个世纪里,在经过不同学者的考证后才证实这场猎巫行动是为了铲除格兰第神父在卢丹的势力,才为他扣上了与恶魔交易的帽子。
关注《取火》IG 7月企划“我族纪”,可登录《取火》Instagram:@litupourworld。
肯·罗素(Ken Russell)1971年的《群魔》(The Devils,也译作《卢丹的恶魔》)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导演风格强烈的影像或近乎狂欢的亵渎场面,还有事件背后直指的权力斗争。
肯·罗素近乎疯狂的影像风格与贾曼(Derek Jarman)的坎普风布景相辅相成,让观众体验到时代错置所带来的荒谬感。纵然电影设定于17世纪的法国,但贾曼并未使用巴洛克风格的布景,而是使用坎普风的布景,因此形成的时代错置加强了影像上的冲击力。砌满白色瓷砖的修道院与修女的黑色长袍形成强烈的张力,表现了更为压抑的氛围。贾曼介于古典与现代的布景风格将这种压抑推到极致,搭配罗素的剧本与近乎狂欢式的场面调度,让观众看见被权力腐蚀的人性,荒诞却真实发生过的剧本在荧幕上接连上演。罗素对人性的观察搭配贾曼的布景让整部片显得荒诞却真实。
在那个挂着蛾眉月的风暴中,躺在贝壳里的路易十三缓缓从台上升起。浓妆艳抹的路易十三,脚踩高跟鞋缓缓走到台前。台上,两旁的侍女为从贝壳中走出来的维纳斯/路易十三戴上王冠与王袍;台下,身着红色教袍的黎塞留(Cardinal Richeliu)百无聊赖地看着近乎全裸的、浓妆艳抹的国王在台上搬演一出“阿佛洛狄忒的诞生”。台上异色的国王亲吻着台下被两位身着黑色修女袍的修女搀扶的天主教枢机主教的手,荧幕上打出鲜红的“The Devils”,而这个复数的恶魔,又是谁呢?
每次提到“披星戴月”我脑中总是会浮现身上披着星星斗篷、戴着月亮帽的男人,有点异色、有点同性恋品味的坎普风人物(就像桑塔格所说的),就像《群魔》开场中的路易十三。贾曼在《群魔》之后也开始拍电影,诸如《庆典》(Jubilee,1978)、《卡拉瓦乔》(Caravaggio,1986)、《花园》(The Garden,1990)等,都不难看到肯·罗素的影响和那些坎普风布景。贾曼他们所处的1970、1980年代是一个自由狂放的年代,这个自由与狂放的基因也被镌刻在那个时代的影像中,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获得能“披星戴月”的自由也是一个披星戴月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经过毁灭与重生后的过程。
语成谶,卢丹逐渐被天主教会所控制,直到将近一个世纪后的法国大革命才将人民从君主专制中解放出来。
“字食族”作者一人提供两个词组,打散后抽签,各取两组关键词发挥创作。
“披星戴月”与“自由”,作者怎么会联想到肯·罗素的《群魔》呢?
《群魔》中时代错置所带来的视觉上的荒谬感在某种程度上提醒着我们自由是能被毁灭的。被火焰吞噬的格兰第神父声嘶力竭地喊道:“看看你的城市!当你的城市被毁灭时,你的自由也同时会被毁灭!”电影中的卢丹是法国的一个小城镇,而这个城镇最大的特点在于有高高的城墙,似乎将这个小镇与当时在法国蔓延的君主专制隔绝开来,在这个城墙内他们享有着那仅存的一丁点自由。格兰第神父深知城墙的倒塌意味着国王与教廷势力的入侵,意味着现有的自由将被剥夺。格兰第死后,他的遗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