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的年轻人们腼腆又不知所措。大多都是十八九岁的少年,第一次进入报馆并近距离接触本地的传媒行业。两位负责人带着作者们在《联合早报》新闻室参观了一圈后来到了休息室安坐下来。陈宇昕以大家的作品为切入点,带动了年轻人的讨论,从对文学独特的诠释,到不为人知的偏好。对探索文学世界蠢蠢欲动的作者们可以从本地作品聊到国外作品,从书籍聊到电影。文学从不以单一面目出现,大家总能在不同的话题上找到共鸣。
2021年这个疫情之年的选拔与前几届不同。第七代《字食族》作者是首批透过《取火》Instagram进行甄选,经由社媒平台而诞生。相比起往年的实地取材创作,参加者选择图片进行创作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不被主题与取材所拘束的他们,尽情地展现了自己张扬放肆的创意,反映了时下将文学与社媒相结合的时代趋势。他们当初甄选创作的图文现在还能在《取火》IG(@litupourworld)上看到。
此次聚会不仅能让作者群更熟知自己的伙伴,还提供了机会让《字食族》栏目写作顾问陈宇昕和责任编辑赵琬仪与作者相互熟悉。第七代《字食族》作者和上一届一样共有七人,他们是王璐琼、应泽宜、李芷璇、张子奕、黄心语、李彬铭和邬佳芮。当天李彬铭和邬佳芮因事无法出席。过去几届《字食族》作者都会在报馆聚会,今年还邀请了第四代字食族作者之一的郭毅杰与新作者交流。
8月13日,在第七代字食族作者们发表了八个月的文章后,终于在报馆与同好见面。此前,除了在本地作家黄凯德“小东西”写作工作坊见过一面外,大家只能凭着短信交流。
张子奕说,“聚会时大家聊起自己的生活,文章见报后的影响,我们七人一同书写青春,只是时空不同而已。”她还认为,彼此之间舒服自然的相处方式,是不需要太多信息的,大家是先认识彼此的文字,再认识这个人的,文字是大家的窗口。
在探索文学的路上结伴而行
在散场前,大家一起吃了午餐。饭桌上的大家更加放得开。赵琬仪推荐了香港作家陈慧的小说《拾香纪》,并鼓励大家随时可以在群聊里探讨自己近期看的书、电影、音乐。陈宇昕说,年轻就是要敢写,让文字和风格再鲜明猛烈一些。文学的探讨是无止境的,尤其在这个花季般的年龄,互联网的发达为文学的普及铺好了路,路还长着。作者们也相约在网络之上,为读者的阅读旅程画下浓重独特的一笔。
因有事提前离席的黄心语说:“很高兴与大家团聚,感觉大家的个性都不同,我们喜欢的作者及文学类型也不同,能接触不同的文学爱好者,对我而言是件新颖且开心的事。”此次聚会虽让心语有所收获,但她也因提前离席而感到遗憾,无法参与后续的谈话,从而错失了解大家的写作过程,如何应对瓶颈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