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我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生命科学系读大二,但我已知道自己不会从事相关工作。”她说:“就像有人立志当音乐家,一定是因为从中感受到极大满足和快乐。我在聋人协会学习手语的同时也在本地天主教的失聪社团服务,与听障人士沟通和相处让我获得心灵上的喜乐。”
新加坡手语兼具英华双语特色
旅途中找到人生方向
叙事性音乐更好发挥
自2019年起,新加坡交响乐团每年的国庆音乐会上都会出现一张清秀的面庞。她坐在舞台一侧并不演奏任何乐器,而是用双手把音乐“翻译”成手语,让有听觉障碍的观众也可一同享受音乐会。
根据新加坡聋人协会数据,本地约有50万听障人士,这在564万的本地人口中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听觉障碍并不影响读写能力,我有认识的失聪朋友甚至在南洋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王洁清说:“但须要注意的是家长在儿童早期发现听觉障碍时应如何干预。”
音乐会后,一名听障人士告诉王洁清,很开心能够了解乐曲的内容,尤其是她双手优美的表达,让她在视觉上享受美感。王洁清说:“虽然我无法真正感同身受,走进他们的听觉世界,但我很欣慰能在视觉维度上丰富他们的精神体验。”
2011年王洁清从国大生命科学系毕业后留学美国,获得失聪教育硕士学位,回国后开始在新加坡聋人学校任教。新加坡聋人学校1963年由华侨聋哑学校和新加坡红十字会创办的聋哑口语学校合并成立 ;2017年关闭后本地的聋哑教育并入主流学校,王洁清2018年开始在美华小学为失聪学生提供手语教学。
音乐会现场有手语翻译十分少见。34岁聋人教师将音乐“翻译”成手语,搭起桥梁,让听障观众跨越声音的障碍,享受音乐享宴。起初,她对用视觉表达来演绎听觉艺术有所质疑,但来自听障人士的积极回馈让她看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王洁清指出,口语表达和读写能力在大脑中读取的都是逻辑思维部分。“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听觉上有障碍后急于求医矫正,本身也不懂如何教育,因而错过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宝贵时期,这会让小学阶段的教师非常头疼。”王洁清因而强调在求医问诊的同时,失聪教育也应该尽早干预。
王洁清与手语结缘也与音乐有关。2008年她和朋友去澳大利亚旅行,在一个天主教唱诗班看到同步的手语翻译很感兴趣。回来后,王洁清和朋友开始在新加坡聋人协会学习手语。
王洁清介绍,各国手语者虽然能够大体沟通,却并非使用统一的语言。尤其英国和美国,虽然两国的口语几乎完全相同,使用的手语却大相径庭;新加坡的手语则兼具英语和华语的双语特色。
今年34岁的王洁清是一名聋人教师,起先她也曾怀疑用手语“翻译”音乐的作用,但来自听障人士的积极反响让她看到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但国庆音乐会上的曲目大多是以新加坡故事为内涵创作的新作品,音乐本身具有叙事性,给我很多发挥空间。”王洁清说:“我会在演出前听乐曲录音、阅读乐谱和背景介绍,整理笔记帮助我在演出时用手语介绍。”
她提到2022年国庆音乐会上演奏,由本地作曲家王辰威创作的《大宝森节》。“大宝森节是世界各地淡米尔人庆祝的节日,以印度神话为故事背景。王辰威的创作以低沉轰隆的声音开篇,为即将来临的天神之战铺陈预兆。乐曲在一分钟左右时进入宏大的主题,我在介绍故事情节的同时,也会描述音乐的强弱快慢、层次渐近的戏剧性表达。”
“本地的手语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是基于英语语法,比如英文中的复数词缀‘s’和进行时态词缀‘ing’,在手语中都有相应表述。”王洁清说:“早期本地还有很多聋哑人使用上海手语,由华侨聋哑学校的创办人彭主恩传来。2005年后,新加坡手语的概念逐渐形成,其中约七成是基于美国手语,也保留约三成的上海手语,就像我们的Singlish一样。”
从小弹钢琴的王洁清说,并非所有音乐都能用手语传达。音乐终归是听觉艺术,手语则是视觉表达。如无标题的交响曲、以华丽的装饰音为主的巴洛克音乐就很难用手语转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