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知道后大为震惊,也为他担心,怕他一个人没有办法掌握这样大的项目。在舅舅的介绍下,他请来承包商照他设计的方案施工,却遭到了承包商的恶意欺骗。当项目出现状况时,苏微理因为承受不住压力在会议上哭着向海军方坦白了一切,而最让他出乎意料的是,对方告诉他早就知道真相,并坚定地支持他完成了项目。
新加坡人的特权
疫情前刚从伦敦搬回新加坡,苏微理目前从英国远程接工作。他合作过的品牌/活动有Gorillaz(街头顽童)音乐节、伦敦时装周,也有阿迪达斯、华纳音乐等大品牌。
清秀美好的面庞下,别人大概猜不出他的真实年龄;而他丰盛饱满的人生故事,更像是活过了许多人的一生。
父母经营家具生意,出身中产的苏微理曾为新加坡的生活感到窒息。2009年刚刚理工学院毕业,一次伦敦之旅为他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他说:“伦敦让我看到世界原来这么大,每个人原来都有那么不同的故事,反观在新加坡大多数对于人生只有一个衡量标准。于是我下定决心要到伦敦读书、打拼,过不一样的人生。”
今年37岁的苏微理(Shawn Soh)无法被简单的几个词汇定义:他毕业于淡马锡理工学院和世界顶级的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他设计的服装在英国获奖,开过剧场和餐馆,当过演员和厨师,也是本地拉萨尔艺术学院的兼职讲师;他经营仅一年的Instagram账号(@plantbro_)坐拥近15万粉丝,而他从事最长的职业,是独立自由的活动设计师。
苏微理说:“活动设计至少有三个层面的设计——平面设计、空间设计、体验设计。比如一款口红的媒体发布会,要使用怎样的视觉沟通和活动体验,让参与者获得最佳体验。除了我专业所学的视觉设计,我在剧场里所学到讲故事的能力也大有助益。”
他阐述:“沉浸式剧场(immersive theatre)颠覆了传统剧院中观众面对舞台的模式,在这个场域中,每个观众都是戏中人。”凭借着沉浸式剧场的创业企划,苏微理在众多申请中脱颖而出,成为极少数获得学校保荐,获得在英国工作签证的毕业生。
现代人半辈子换几份工作,履历算是相当丰富了。苏微理却是同时兼顾几份工作,不同于所谓的斜杠人生,他每份工作都需要懂得把握时间成本、风险管理才能做出成绩。在伦敦求学、创业的经历,让他有了不以银行积蓄数字为成功定义的人生观。
苏微理和朋友一个负责制作,一个负责导演,初试啼声的作品就为苏微理赢得“Off-West End Award”的最佳服装设计奖。然而现实是,经营剧场成本巨大,沉浸式体验无法兼容上座率,剧场在两年后关闭。
初试牛刀后,苏微理依然没有放弃闯荡伦敦的梦想。他同时打三份工,兼职平面设计师、家具销售员和公司行政职员,在两年半的时间里攒下不少钱;同时他准备资料,申请全世界最顶尖的两所设计学院,拿到了其中之一的录取。凭借着这份坚毅,苏微理说服了父亲,得到支持。
在伦敦生活不易
2012年,26岁的苏微理终于踏进校园成为一名大学生。他说先工作后读书的经历让他更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毕业那年,苏微理对拍摄时尚视频和剧场产生兴趣,并开始探索“沉浸式剧场”。
苏微理2022年10月开设Instagram账户,短短一年时间已经有近15万粉丝。他常自编自演一些类似“脑内小剧场”的微型剧,把当下年轻人在面对社交场景时的种种内心戏演得淋漓尽致,同时关注年轻人的精神健康。苏微理说,社交媒体只是他的兴趣爱好,本没想用这个赚钱,但的确帮他拓展了很多生意机会。
回头看,苏微理感觉正如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所说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然后回头看时,就会把这些点连成线。
不过现实的第一个困境,就来自苏微理的父亲。他认为毕业后在本地安稳找一份工作才是正事,一个新加坡华人,在举目无亲的伦敦不被歧视已是难得,更不说成就一番事业。但苏微理决心证明自己,通过自己的行动。
然而命运的剧本,却总是超出自己的创意。在朋友的因缘际会下,苏微理花了100英镑(约166新元)兑下一间面包店,通过自己的创意设计,重新设计成一家具有新加坡融合英国特色的早午餐店。
活动设计(event design)在大众视野中听起来也许陌生,但却无处不在。一场音乐节,电影、产品或品牌发布会,甚至是走进便利店一眼望去的空间设计与商品摆设,都是可以被设计的“活动”。
回头看这一路,记者问他一路喜欢冒险,如何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苏微理说:“我们总说新加坡人怕输,但我倒觉得,再输能输到哪里去?在新加坡我们大概率不会食不果腹,露宿街头——这是新加坡人的特权。相比成为千篇一律,以银行户口的数字为衡量标准的成功故事,我从2009年那次伦敦之旅后就清楚知道,我追求的是一个可以带来影响的人生。”
“一片面包的单价很低,但如果搭配上牛油果、水煮嫩蛋,就能卖上很好的价钱。问题是我从来没经营过餐馆,也没做过厨师,一切都是从YouTube上学起。我向你保证,一开始我做的口味绝对不好吃。”苏微理说:“但我用心和每一个顾客做朋友,听他们的人生故事。从我来到伦敦的第一天起,我就非常努力地,用心地,真诚地交朋友,这是我这座陌生的城市生存下去的必要条件。”
敢想敢干的年轻人
2017年至2019年,苏微理每天早上5时进餐馆开始忙活,下午4时打烊后还要收拾到傍晚6时。晚上7时到家,开始着手设计工作。最终体力不支的他决定脱手餐馆休息一段时间,在疫情暴发前回到新加坡,并继续远程做活动设计,维持生计。
与此同时,苏微理开始了自由执业的活动设计。通过朋友介绍,他前两份工作虽然酬劳不多,却是起点很高的高端活动,如Gorillaz音乐节和伦敦时装周。他从设计舞台布景等开始逐渐掌握整体活动设计,包括品牌和产品的启动活动。
疫情期间,苏微理在辞掉一份不喜欢的工作后,开始发TikTok打发时间。“当时很多人对TikTok带有色眼镜,认为是幼稚无脑人才玩,我倒不在意。”苏微理说:“一开始我主要分享我养植物的兴趣,后来逐渐开始讨论精神健康、‘社恐’(社交恐惧症)等话题。”
曾在海军服役,退伍后苏微理看到海军有个为陈列室设计空间的招标项目,野心勃勃的他动起了心思,想要用自己专业所学一展身手。与他一同竞标的都是业内知名品牌,他为了“充门面”注册了五个电子邮箱,每封邮件都抄送自己假装公司有很人。方案阐述会上,他还请了五个朋友来当“群众演员”。让他倍感意外的是,最后自己竟然中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