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菲祖的甘榜鸡清汤便从佳木取得灵感,加入新鲜黄姜、姜、高良姜、凹唇姜(temu kunci)、山柰(cekur)、香茅、黑椒、肉桂、八角、白豆蔻和芫荽茎来熬煮。鸡汤熬煮过程很耗时,加入烤过的鸡骨、鸡翅膀和鸡脚,不同的香料,以及甘榜鸡,熬煮三次后才过滤成清汤上桌。

马来菜工序繁琐精细

哈菲祖说:“我有幸见证那一代的烹饪古法,至今还记得巴刹里的气味与色彩。在记忆中,奶奶的厨房没有煤气,是靠木材生火来烹煮。那一代人烹煮食物都从零做起,是真实的良心手艺。乡村里没有搅拌器,即使后来有了,奶奶还是不喜欢用它,她靠的是一双双’小手指’。”

华人有养生药膳,马来人也有“佳木”(Jamu), 是用天然材料如根、树皮、花、种子、叶和果实等制成草药提炼成药水,常用的成分有姜黄、香茅、茴香果、罗望子和肉桂等。在旧日甘榜和今日的印度尼西亚,常能看到药婆背着藤篮,里头装着一瓶瓶佳木在街上兜售的情景。

有着马来和英国血统的哈菲祖·哈欣选择在新加坡开马来群岛主题餐馆,将马来传统烹饪智慧摩登化与精致化。(白艳琳摄)
传统杵臼是哈菲祖在厨房里最常用到的厨具之一。他正把螃蟹捣碎成泥,加入香料和椰浆熬煮成咖喱。(白艳琳摄)
火炭烤炉一打开,香味四溢。哈菲祖说,一堆红木火炭能提供长达六小时的烹煮时间。(白艳琳摄)

希赫·卓哈利耗费11年追溯本地马来美食与马来群岛的渊源,写下巨著《新加坡马来人的食物:穿越群岛的美食之旅》。(Khir Johari提供)

如果你对本地马来美食仍停留在椰浆饭、沙爹、仁当咖喱和马来卤面,那他们将让你改观。从书写到烹饪,本地正崛起一股马来传统美食的复兴浪潮,备受瞩目。

巴掌大的血蚶在本地鲜少吃得到。(白艳琳摄)

曾在本地Iggy’s和曼谷Gaggan餐馆工作的厨师Asyraffie,以“Arang”之名开快闪性质的当代马来私房餐馆。2023年《新加坡米其林指南》上周出炉,呈现马来群岛多元烹饪传统的Seroja餐馆获得一星,主厨黄达文亦获得“米其林年轻厨师奖”。

马来美食文化研究者希赫·卓哈利(Khir Johari)耗费11年,追溯本地马来美食与马来群岛千丝万缕的情缘,写下巨著《新加坡马来人的食物:穿越群岛的美食之旅》(The Food of Singapore Malays: Gastronomic Travels Through the Archipelago)。此书今年5月在瑞典举办的28届世界美食家饮食书籍奖(Gourmand World Cookbook Awards)击败众多国际美食书籍,夺下至尊大奖(Best of the Best)。书重3.5公斤,全书624页,不管是照片、图文设计或文字都精致得让人爱不释手,宛如广邀世人赴一场细嚼慢咽,不舍得吃完的豪华马来飨宴。

以美食诉说童年记忆

重现儿时记忆的味道

这些都是马来生菜沙拉“Ulam”的材料。(白艳琳摄)

祖母那一代的厨师以代代相传的传统方式,包括默记食谱和用木材等烹煮食物,哈菲祖的厨房也特别打造了一台Josper炉灶,采用本区域沼泽地红树木所制成的木炭来烹煮大部分菜肴。

由厨师哈菲祖(右二)引领,追溯马来传统饮食智慧的 Fiz 团队,在厨房卯足全力准备,迎接晚餐的食客。(白艳琳摄)

哈菲祖说,很多人以为马来食物都是煎炸,很不健康,这是个误解。本区域马来人传统上靠海而居,其实吃海产较多,肉反而是大日子才有得吃。这次菜单上,用的大部分是海产。他的父亲是海军军官,他虽在吉隆坡出生,但全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随派驻霹雳州红土坎(Lumut)的父亲,在马国皇家海军基地居住。他记得父亲去深海捕鱼时会将捕获的鱼抹盐,在太阳下曝晒几天,制成咸鱼。

哈菲祖未正式学习过马来烹饪,所知的都是小时候在奶奶厨房里,以及观察马来厨师,耳濡目染下上手的。他将上一辈的烹饪昵称为“air tangan”,直译是“手中的水”,笔者觉得译为“妈妈或厨师的心血”更贴切。哈菲祖说:“Air tangan形容一种多年经验培养出来的心得,厨师靠直觉拿捏食材分量、烹煮时间,来达到准确的味道,是一种因人而异的触感。”

厨师将南洋香料切碎后送进火炭烤炉烤一下,再掺入螃蟹、椰浆熬煮成螃蟹咖喱。(白艳琳摄)

他说,参巴辣椒酱是一种调味品(relish),在马来餐桌上有自己的地位,能提升、改变主菜的味道,所以很受厨师重视,目前已知的参巴辣椒酱有300多种。他自制的版本是用椰油而非棕油来炒,而且会加班兰叶让油更清香才下锅炒。

那时候做饭是全家大小都参与的,“小手指”就是帮祖母准备食材的儿孙们。哈菲祖如数家珍地形容小时候如何帮奶奶做参巴辣椒酱(sambal tumis):“小手指帮奶奶剥好小红葱、蒜头,洗辣椒。辣椒去籽后在热水中浸泡。辣椒、小红葱和蒜头用杵臼分别捣成泥,然后才混合一起炒香。”

马来人也有淋酱料生吃蔬菜的传统。马来人的生菜沙拉统称为“Ulam”。他记得奶奶家后院就种满ulam植物,现采现吃,十分鲜甜。他的菜单也有一道马来生菜沙拉,由轻微腌渍的生菠萝蜜、崩大碗(Pegaga)、帝皇乌蓝(ulam raja)、马尼菜(pucuk manis)、黄姜叶、长豆、火炬姜(bunga kantan)、新鲜高良姜、凹唇姜等制成。他说:“Ulam曾经是马来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菜,但随着土生蔬菜越来越难买到,这道菜也渐渐消失了。”

这道烤鹌鹑肉球,灵感来自哈菲祖小时候在夜市爱吃的“Ayam Percik”。制作工序费时耗力。(Fiz提供)

为重现马来传统烹煮方式,哈菲祖特别打造一台Josper炉灶,采用红树木所制成的木炭来烹煮菜肴。(白艳琳摄)

马来菜肴要做得好吃绝不能欺场,其工序之繁琐精细,与现代西餐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哈菲祖形容他如何再创小时候在夜市爱吃的小吃“Ayam Percik”,程序之繁杂叫人咋舌。原版Ayam Percik是用香茅、黄姜与椰奶腌制鸡肉后炭烤而成。他的精致版将鹌鹑肉切碎后用香茅、黄姜、鸭油,以及芫荽、莳萝籽和茴香等香料腌后加入鸡软骨,在鸡爪上捏成肉球拿去炭烤。厨师烤肉球时也不得闲。“Percik”的意思是“淋泼”,厨师另外准备了用班兰叶、小红葱、香茅和椰奶调制的油,在烤的过程,用这特制的油和椰奶一层一层地淋泼在肉上,过程有多费力可想而知。

哈菲祖这次重现的另一道“隐藏版”夜市小吃是”Sate Kerang”(血蚶沙爹)。他说,小贩会把血蚶放沸水里煮后将壳剥除,用竹签串成沙爹,放在炭炉上烤。他采用的血蚶有一个巴掌大,肥美多汁,自制的沙爹酱还融入澳大利亚坚果屑及黄姜油。他说:“这是我小时候去夜市时最爱吃的小吃。可惜它是一个已消失的味道。”

哈菲祖这道澳洲坚果屑沙爹酱血蚶,灵感来自已经很难吃得到的血蚶沙爹。(Fiz提供)
这道甘榜鸡清汤,灵感来自马来人的“佳木”药膳。熬煮三次后才过滤成清汤上桌。(白艳琳摄)

被新加坡多元文化吸引的马来厨师哈菲祖·哈欣(Hafizzul Hashim),在2022年从吉隆坡移居狮城。40岁的哈菲祖生于吉隆坡,父亲是马来人,母亲是英国人,小时候在马来西亚成长,18岁后到英国工作。他曾在伦敦两家米其林星级餐馆Chez Bruce和Mirabelle,以及东京的Jean Georges工作过,无论在烹饪学院或工作中学到的基本功都是当代欧洲和法式烹饪。有超过23年海内外烹饪经验的他初到本地,先从私房菜牛刀小试。今年6月,他在21号丹戎巴葛路开设精致餐馆Fiz,以马来群岛菜系为灵感,让在新马即将失传或当今鲜少吃得到的马来传统美食华丽重生。

哈菲祖的羊肉仁当制作工序也繁琐。仁当咖喱酱是奶奶的秘方,来自马六甲边界的森美兰州。这道菜里,单是用到的椰子就有几种处理方式。首先是“Kerisik”,将椰肉磨碎后烘烤,之后再磨成糊状;再来是“Tahi Minyak”,将椰浆煮至油脂与固体分离,逐渐变成焦糖状。

这三道餐前菜采用臭豆、海胆和萤火鱿烹调,海鲜的味道唤起他童年对海边家乡的回忆。(Fiz提供)

打拼多年,终于有机会开自己第一家餐馆,哈菲祖回归马来文化的根源,将童年与父亲钓鱼捕虾,在祖母马六甲老家厨房当帮手,晚上逛夜市吃零食的记忆与西方美食烹调技巧融会贯通,提炼成桌上一道道精致佳肴。哈菲祖将开业第一个菜单命名为“第一集”,上面九道菜宛如九场戏——“海岸回忆”“邦咯岛捕虾”“最爱夜市小吃”“日常海鲜咖喱颂”“佳节菜”“疗愈汤”“府上晚餐”“下午茶”和“我最爱的糕点”——带食客用味蕾随他穿越回到童年。哈菲祖说,他前半部以创新手法诠释传统菜;后半部则专注于将传统主食精致化,锻炼自己完美传承奶奶和先辈的祖传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