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早收藏的这几个英国皇家邮政储蓄银行的扑满,是在本地的跳蚤市场找到的。就是因为这些扑满引发我对英国银行的兴趣,进而了解这家银行与新加坡储蓄银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收藏银行扑满的乐趣,也是收藏银行扑满给我带来的额外收获。

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逗趣可爱的扑满(1980年代推出)。(作者提供)

1968年末,存款下降的趋势得到扭转。1972年,李秀镌(William Lee)设计的邮政储蓄银行标志正式启用,以英文字母构成的钥匙设计为银行打造新形象。1974年,银行存款大幅增加,使其成为新加坡国内储蓄的领先金融机构,政府于是决定将该银行改为隶属于财政部。1976年,银行的存户打破百万大关,这可归功于从1969年开始的学校储蓄运动。

英国邮政储蓄银行书本形扑满,封面为英王乔治六世与伊丽莎白王后合影肖像,为纪念乔治六世于1937年登基志庆推出。(作者提供)
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的箱子造型扑满(1980年代推出)。(作者提供)

英囯邮政局最早提供银行服务,可追溯至18世纪末。英囯邮政局开始发行一种汇票,最初只供其属下的职员使用,允许他们汇钱到英国其他地区的亲戚,然后由后者到附近的邮政局分行领取汇款。这些邮政汇票实行成功,英国邮政局于是将这项服务推广给一般大众。

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的亲民形象深入民心。1998年11月,它被新加坡发展银行以16亿元全面收购,开启新篇章。

今日的邮政局,作为英国最大的通讯及柜台银行服务的附属机构的业主,已能给广大的顾客提供全面性的银行服务。

邮政局的私有化在1960年代后期创造出一种复兴的火花,提高效率和盈利。这些盈利用在集团的重新投资,使它的形象在英国人眼中起了相当大的改观。

前者的扑满有的以银行的标志和自动提款机作为造型,有的则是逗趣的动物图像。后者的扑满主要分成两款,一款以书本为造型,封面印有英王的肖像;另一款以箱子为造型,正面镶嵌一块邮政部门的标志,背面则铸有银行名称,并加上GR字样(G代表George,R代表Rex,即拉丁语国王之意),显示它们是于英王乔治五世(1910-1935)或六世(1936-1952)时推出。

新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

这个储蓄运动在各所学校如火如荼展开,很多当时的学生对这项运动仍记忆犹新。2011年,时任通讯及新闻部长雅国博士在一次演讲说:“我记得小时候,我们收到邮政储蓄银行分发的‘在学校储蓄’(Save At School)邮票卡,里面有用于粘贴邮票的空格子,我们会用积蓄购买5分或10分的邮票,然后粘贴到卡片上。当我们完成粘贴20张邮票后会把卡交给学校,然后由学校送到银行转换成存款,添加到我们的储蓄户头中。”

和其他银行一样,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和英国皇家邮政储蓄银行,早期为了鼓励人民储蓄,都会以扑满作为赠品,吸引顾客设立储蓄户头。

扑满鼓励国人储蓄

说回它与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的关系,可以追溯至1877年1月1日。当时英国殖民政府设立邮政储蓄银行,同样隶属于邮政总局邮政服务部,主要为低收入居民提供银行服务。银行早期位于莱佛士坊的邮政总局大厦,即浮尔顿大厦(现富丽敦酒店)。从1877年到1940年间,银行稳步发展,开户数量从211增长到5700。

我有收藏早期银行扑满的兴趣,除了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香港的银行扑满之外,我也将收藏范围扩大到英国。在诸多英国的银行中,有一家英国邮政储蓄银行,可以说与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一脉相承。

英国邮政储蓄银行的铁箱造型扑满,正面镶嵌一块邮政部门的标志,流行于1920至1950年。(作者提供)

英国邮政服务于1635年成立,最初的宗旨是为英王递送邮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公共机构,为英国人民提供邮寄信件、付账等设施。自成立以来,英国邮政局就由一位邮政总长管理。但在1969年,英政府将之国营化,明显的以牟利作为运作目的。

当时的政府有意摆脱银行全由私人垄断的局面,看到邮政局是一个理想的方式,可以让公众存钱在政府的保险箱里。原则上说,这个想法合乎逻辑,但它在开始时并不很成功,并遭受相当严重的亏损。这是因为当时的英国人民大部分都不节俭,他们经常为了享受欢乐的时光而把烦恼抛在后头,花光全部剩余的薪水。

1861年,另一次的大进展是邮政储蓄银行的设立。该计划旨在鼓励已经习惯邮政局的友好服务的公众,将部分收入存入储蓄户头生利息。

英国邮政储蓄银行书本形扑满,封面为英王乔治五世肖像,下端铸上1910-1935,是为纪念英王在位25年(Silver Jubilee)志庆推出。(作者提供)

英邮政局初期发行汇票

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由英国殖民地政府于1877年创立,和英国邮政储蓄银行一样,最初隶属于邮政总局,后来独立运作,因亲民形象深得民心。作者收藏这两家银行的旧扑满,不仅趣味盎然,也见证了银行的蜕变。

到了1951年,该银行已拥有10万个储蓄户头,但存款在1955年达到顶峰之后逐年減少。在60年代中期,随着新加坡的独立,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成为邮政部门的附属机构。时任财政部长吴庆瑞博士看到利用国民储蓄,发展新加坡基础建设的潜能,便着手振兴该银行。

1980年代初期,政府成立一个委员会,以研究英国邮政局的运作。结论是,这个组织应分成两个不同的单位,一个处理通讯,另一个处理银行与邮政服务。后者又分成几个部门,其中以邮政银行最为显著。

新加坡邮政储蓄银行的自动提款机造型扑满(1980年代推出)。(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