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报纸完全可以用更加全面、深入、专业的报道和解读风格,令那些繁忙的官员、商务人士,或是其他忙里偷闲的读者,能在很短时间内,吸取编辑精心选择的信息和观点,愉悦身心,增长知识,拓宽眼界。纸媒还有其他传媒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具有百毒不侵的特性,病毒、黑客及其他电子入侵者都难以对它下手。更重要的是,纸媒能让历史得以延续,在人们心目中,纸媒档案总比电子档案来得厚重、可信。
随着老龄化浪潮来临,更多老年读者出于保护视力的需要,更愿意阅读报纸,避免长时间专注手机屏幕上的多媒体新闻,导致视力减退。
一言以蔽之,读报比浏览网页更有效、更能承载和传递文字的魅力。
虽说纸媒在默多克的帝国中只占15%,但他的纸媒情结十分深厚,即便在试水新媒体后,他仍看好纸媒的命运,认为报纸不会消亡,但变革时代已经来临。
不可否认,传统纸媒的衰退既是历史的沉沦,又是现实的羁绊。报业问世400多年来,基本上还是囿于拉广告赞助的老套经营方式,在经营模式上鲜有突破和创新。
毫无疑问,富有传奇色彩的默多克是引领纸媒时代的英雄。默多克掌控的新闻集团是当世最大的英文报纸出版商,在全球发行百余种不同报纸,销售额和发行量均居全球第一。新闻集团旗下汇集《华尔街日报》《泰晤士报》《纽约邮报》等报刊,都是全球媒体中的精品。《华尔街日报》以超过200万份的发行量,成为美国付费发行量最大的财经报纸。《太阳报》则是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面向社会中下层,题材五花八门,成为全世界街头小报竞相模仿的对象。
纸媒的阅读情趣是电子传媒代替不了的。翻开一份报纸,在短时间内接受信息的感觉,比打开手机、电脑上网,面对有限的屏幕阅读,体验更舒服更直观更酣畅。
但凡在与新媒体博弈中依然傲然挺立的纸媒,无不是凭个性化卓尔不群的特色取胜。在细分市场中取一瓢饮,不靠贩卖大路货(编按:指一般产品),不走边缘化道路,这几乎是所有独树一帜、笑傲一方的纸媒的拳脚功夫。
92岁的传媒大亨鲁伯特·默多克即将退休,让位于长子拉克兰·默多克。
但是,纸媒的衰退并不意味一定会消亡。纸媒的阅读情趣是电子传媒代替不了的。翻开一份报纸,在短时间内接受信息的感觉,比打开手机、电脑上网,面对有限的屏幕阅读,体验更舒服更直观更酣畅。报纸有丰富多彩的版面设计,有琳琅满目的图片、图表,有独具匠心的标题、字体、文体的搭配讲究,几百年来形成非常成熟的工艺。
总而言之,当纸媒光环褪去之时,并不意味着山穷水尽,纸媒还是大有希望的,即便是暂时的黄昏,也是对又一个朝阳的呼唤。化危为机,“纸媒黄昏”的魔咒一定会被打破,因为纸媒的变革时代已经来临。
虽然新媒体的时效性胜纸媒一筹,但由于专业水准不高,制作粗糙,报道复制多,内容原创少,加之碎片化、浅层次等先天缺陷,无论是真实性还是权威性,抑或底蕴与功力,都难以与纸媒比肩而立。
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不要管别人的事,忘掉老天的事,就不会被莫须有的忧愁搞得焦头烂额了。
网络的冲击,是报纸新生的契机,是绝地反击、咸鱼翻生的机会。与互联网融合,渗透其中,是一个潮流。打不过对手,就与对手联合,或效仿对手的招术,不失为明智的生存之道。综观当下全球纸媒,从誉满全球的《泰晤士报》到世界领先的《华尔街日报》,从财经报业翘楚《金融时报》到通俗报业大佬《每日邮报》,都在设法嫁接各种媒介样式的长处,推进“报纸+视频+网站”的全媒体模式,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杀出一条血路,保持纸媒的传统地位。
《心灵小故事》每日下午4时50分、傍晚7时40分与晚上11时30分,于电台UFM100.3播出。
10多年前互联网时代到来,“纸媒黄昏”似乎是不可抗拒的魔咒。2009年8月17日,创刊77年、月发行量高达1700万份的美国《读者文摘》宣布破产。2012年,德国三大纸媒巨头《纽伦堡晚报》《法兰克福论坛报》《德国金融时报》先后宣告破产。当纸媒在新媒体冲击下纷纷收缩阵地时,默多克却坚持认为,新媒体的出现是机遇,是新的传播渠道,但并不涉及传统媒体的生存。
因此,默多克退休并不意味纸媒消失。相信他的继承人不会做败家子,一定会让纸媒业务承续并发扬光大。况且默多克退休后,还将继续以名誉董事长身份参与公司事务,会一如既往地关心纸媒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