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路交通管理局也实行惩处制度,鼓励业者提高巴士服务可靠度,包括让乘客的候车时间更定时。
乘客对公共交通服务的满意度连续第三年提高,从前年的91.8%上升至去年的96.4%,是过去九年来的最高纪录。
乘客对地铁服务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从前年的93.2%增加至去年的96%,其中满意度进步最多的评分项目为舒适度(提高8个百分点)、通勤时间(提高5.4个百分点)和等候时间(提高5.2个百分点)。
公交理事会相信,这可归功于巴士路线外包模式。该模式自去年开始实行后就为业界注入不少竞争,激励业者提高巴士服务水准。
李德纮也认为,政府透过资讯科技让巴士服务更加透明,也是乘客对公交服务满意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最新的调查去年10月间进行,约3800名年龄在15岁以上的巴士和地铁乘客参与。
他说:“自滨海市区线第二阶段2015年投入服务后,滨海市区线的乘客量就增加超过三倍,证明了地铁线的快速扩大吸引更多人乘搭公共交通。另外,现有地铁线去年有新列车投入服务,缓解了拥挤的情况,并缩短乘客的等候时间。”
居住在实龙岗的赵艳萍(51岁,家庭主妇)说:“我能轻易查询巴士的到站时间,若发生地铁故障也能通过应用获知更多详情,交通体验总体来说改善不少。”
公交理事会主席马格纳斯指出,扩大地铁线和提高服务水准让乘客受益,也让他们体验到公交的改进。
公共交通理事会今天公布的2016年公交乘客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对巴士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从前年的90.7%增加至96.7%。
他说:“当局陆续进行更换枕木工作、启用新的列车信号系统等,但我比较担心供电系统这一方面。供电系统跟整体的地铁可靠度直接相关,若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地铁故障,会比较麻烦。”
李德纮指出,虽然政府和地铁业者在服务操作和维护方面做出不少改进,但当局面对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减少地铁故障的次数。
在巴士的八个评分项目中,有关客户服务和服务信息的满意度进步最大,分别提高8和7.9个百分点。
这项自2006年展开的常年调查之前由陆交局进行,公交理事会去年接手,以更好地协助改善公共交通服务。
他说:“之前不清楚巴士到站时间,等车需要等很久,但乘客现在能通过手机查阅巴士到站时间,方便大家调整自己的时间来配合。服务信息更加透明,对于乘客整体的体验产生很大的变化,让大家对公交产生良好的印象。”
李德纮也建议政府往后进行调查时可考虑针对个别业者给予评分。“例如巴士之前只有两个业者,但现在有至少四个业者,若一一评分,相信能够进一步激励他们。”
该理事会说明,陆交局和业者陆续推出加强维修程序和更新地铁资产等措施,也提升了地铁的可靠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德纮博士受访时对巴士服务满意度的佳绩不表意外。
他说:“从一开始的改善巴士服务计划,到之后的巴士服务可靠度框架和巴士路线外包模式,这些环环相扣的措施在过去几年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巴士服务已取得了乘客某种程度上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