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行动计划》透露,北京“个人诚信分”工程将大力推动信用信息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旅游出行、创业求职等领域广泛应用。
中国政府2014年首度公布蓝图,计划在2020年前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通过科技记录金融信用、个人行为和企业不当行为等来奖励或惩罚公民和企业,但并未提及分数。
个人信用影响终身便利
新华社前天引述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上述消息,并指该市还将完善“信用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开公示企业和个人失信记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寸步难行”的失信惩戒格局,让违法违规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
《北京青年报》引述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北京一个重要的创新做法,将对个人的信用进行评价,关系终身。”
守信者则将获奖励,并被给予“容缺受理”“绿色通道”便利措施,以及“信易+”示范项目激励措施。
(北京综合讯)北京市官方宣称将在2020年底前建成针对企业和个人、覆盖全部常住人口的“个人诚信分”工程,引起国际舆论关注,认为这将加深官方对市民生活的管控。
据悉,中国前总理李鹏之女李小琳2012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曾提议“给每个公民建立一份道德档案,以此来约束大家,每个人都要‘知耻’”,当时引发舆论哗然。
法广网昨天则引述人权组织指出,中国当局通过市民使用手机支付等信用数据、满布城乡的1.7亿个监控镜头,以及人脸识别系统组成的“社会信用体系”,来管控市民生活,进一步压缩异见人士活动空间,并对此表示忧虑。
据报道,北京市还将在2020年底前完成社会信用条例立法工作,并推进政府和社会信用信息整合共享。
上述“个人诚信分”制度出自北京官方周一(19日)正式发布的《北京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但其中并未进一步披露“个人诚信分”这一制度将如何具体运作的细节。
北京市政府则在《行动计划》中试图借着“个人诚信分”来改善全市的商业环境。《行动计划》透露,北京市将营造更加公平的诚信法治环境,加快打造诚信示范城市;此外,也将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建立健全数据清单、行为清单、措施清单等全市统一的信用联合奖惩“三清单”制度。
路透社、联合新闻网等报道则指出,北京市率先在中国以“社会信用”制度监控个人与企业,已引起国际社会注意,有者甚至将其与英国作家奥威尔小说《1984》中描绘的情节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