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多来,中国医疗体系在疫情下面对的财务压力持续受到舆论关注。今年新一轮疫情暴发后,公立医院面对的压力越加凸显,边境省份辽宁面对的困难尤其严峻。
席卷中国民营医院的财务危机潮蔓延至公共医疗体系,辽宁丹东一家公立医院被指连续五个月未发工资,当地卫健局称“医院效益不好“,并称将在“近期内”解决欠薪问题。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公立医院属于中国的事业编制单位,由地方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拖欠薪金的情况,反映出地方财政出现了普遍性的困难。
这是继安徽阜阳民生医院今年3月破产重整后,再次有大型医院被爆出现财务问题。受访学者指出,公立医院财务危机凸显出地方财政出现普遍性的困难。
陆曦认为,稍微放松防疫政策,有助于充分利用地方上闲置的医疗资源,缓解地方医院面对的财务问题。
陆曦指出,丹东振安区医院的欠薪问题,是中国整体地方财政紧缩的缩影。
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亏损尤为严重
今年6月,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纷纷传出公务员降薪的消息,山东烟台也有数百名教师集体抗议近两年没拿到绩效奖金。
中国媒体本月初报道,私立医院在疫情下首当其冲,2021年和医院相关的破产案件达到近100件,同比增加25%,今年首七个月则达到46件。
在公立医院方面,中国国家卫健委7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二级和三级公立医院面对的亏损尤为严重,2020年共有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另有约四成二级医院出现亏损,亏损比率较2019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
目前出现财务困难的公立医院集中在二线及以下的城市;有分析认为,若这个情况持续,中国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加剧中国往后开放防疫政策的难度。
严格防疫措施加大了医院营运成本,同时导致防疫以外的其他医疗服务受冲击,医院盈利萎缩的情况过去两年来普遍存在。
7月6日,辽宁省葫芦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曾对该市政协委员表明,全市财政收入“受到较大冲击,形势紧张”,既要确保按时还债、又要确保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维持正常运转都非常困难,对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难以落实。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陆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公立医院属于中国的事业编制单位,由地方财政支持。公立医院拖欠薪金的情况,反映出地方财政出现了普遍性的困难。
丹东市振安区医院负责人答复澎湃新闻询问时称,拖欠薪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较大。卫健局负责人则解释说,疫情期间医院的门诊收入大幅降低,医务人员的收入受到影响,目前区委区政府正在研究,近期将解决。
辽宁丹东振安区医院部分员工本周向澎湃新闻反映,医院已经连续五个月没有发工资,并且拖欠员工20多年的养老保险,也未缴纳员工的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