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及商业政治化等问题,也降低了外企对中国投资的吸引力,未来发展将难以预测。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哈特(Michael Hart)在香港《南华早报》星期一(10月3日)刊登的访问提出,尽管中国市场短期内无可取代,但随着中国不确定性攀升,以及越南等邻近国家的竞争,外企已在重新评估在中国的营运。
对于中国严格的封控措施,中国欧盟商会9月发布的《欧盟企业在中国建议书》就形容,中国政府将政治任务置于优先于经济发展的地位。
他认为,中国仍然是有吸引力的市场,但近两年受疫情影响,进入中国的门槛被抬得非常高,加上官方提出“双循环”经济政策,试图拉动消费促进“内循环”,意味着给予国内企业优先地位,长期来看会对外资企业产生影响。
谢栋铭: 须体现更大灵活性才能确保外资信心
随着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将在10月16日召开,中国各地所采取的疫情防控手段也持续升级。如新疆便因疫情反弹,在4日宣布暂停全疆离疆客运列车,并压缩执飞疆外航班,将客座率控制在75%以内等。
哈特并形容,在华外企已进入“缄默期”,不是等待中国重新开放的信号,就是面临总公司不愿扩大在中国的营运。
瑞典国家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卡佩林(Bjrn Cappelin)接受美国之音访问时也提到,外国公司在中国市场本地化是必要的选择,尤其中国已经开始实施在数据传输和跨境交易方面的法律,因此外国公司必须适应这些环境。
由于房市疲弱和清零政策打击消费者信心,中国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成长率仅0.4%。对此,哈特表示,外国中小企业的感受特别深刻,所受到的冲击也最严重,“我们(中国美国商会)的中小企业会员数量正在减少”。
他说,这些举动未必是反中措施,但绝对是自我保护的方法。
建议书也提到,过去四年来欧洲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自少数大型企业,其余企业持观望态度。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哈特指出,尽管中国市场短期内无可取代,但随着中国不确定性攀升,以及越南等邻近国家的竞争,外企已在重新评估在中国的营运。
中国欧洲、美国商会近期接连发声,指中国疫情封控政策以及地缘政治的不确定因素,令外国企业重新考虑在华布局。分析认为,外企将更着重分摊对华投资风险;而中国当前最能操之在己的,则是借由放宽封控与经济监管,减少外企流失。
新加坡华侨银行大中华地区研究主管谢栋铭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海外投资者当前最担忧的,是中国官方对防控政策的纠错能力,加上地缘政治的牵动、俄乌战争的对照,会促使外企着重分摊对华投资风险。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资深副执行长李淳受访时则说,对北京而言,当前最操之在手,且立即有成效的做法,就是放宽疫情防控的力度,并在经济监管政策的执行面转趋宽松。
谢栋铭也提到,中国对防控的考量除了经济层面外,还必须兼顾政治、医疗等面向。因此,他认为,中国必须在有限空间内体现更大的灵活性,才能重新确保外资信心。
他认为,这在短期内可以减少外资、外企的转移,但中长期看,受中美竞逐影响,供应链的转移仍无法避免,而留在中国的外企则会锁定中国内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