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公司副总裁的吴多深,不仅深度参与园区最初10年的开发,离开园区后的10多年也一直把家安在园区,见证园区二十多载的发展变化。

王欣介绍,两大主导产业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其中,集成电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之中有突出代表性的细分领域,园区该领域去年产值超过800亿元(人民币,146亿新元),占整个苏州市的三分之二。

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园区也大力完善配套设施。园区第一家国际学校,就在吴多深牵头下于1996年开办。而园区第一家国际诊所,则由新加坡作家蓉子在2007年开设。

陈泉成分析,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阶段,占中国企业比率九成的中小型企业将需要技术升级来适应新的国内及国际市场需求。“这为新加坡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发展契机,通过与中国企业的联合创新,不仅助力其技术升级,也能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为帮助更多新加坡深度科技起步公司在长三角地区发掘机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2020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企业合作中心,迄今已协助37家企业进入中国。

打造2+4+1产业体系

能够后来居上,与园区30年来的产业发展密不可分。从制造业到服务业,从纳米科技到生物医药,园区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留住老朋友的同时,也吸引有竞争力的新兴领域业者进驻。

吴友仁受访时说,目前中国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超过30%,市场规模仅次于新加坡。但随着公司搬入园区后扩张速度加快,他预计中国一两年后就会成为最大市场。“搬进园区让我们接触到更多潜在客户和人才,扫除了许多发展过程中的障碍。”

吴多深回忆,1994年设立的苏州工业园区,虽然起步晚于中国其他产业园,却以务实的态度赢得中外企业信赖,吸引韩国三星、德国英飞凌等知名企业入驻, 一度成为中国最多半导体企业聚集之地。

经历第一个10年的制造业快速发展后,苏州工业园区在第二个10年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进军生物医学、纳米技术、云计算、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迈入第三个10年,园区又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进行布局。

陈泉成受访时指出,苏州工业园区作为新中两国政府间的首个旗舰项目,与新加坡有近30年的友好经贸合作关系与互动机制,大大降低了沟通成本。此外,园区凭借完善的产业链、政策支持、丰富的人才资源并聚集了众多科研合作平台,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创新氛围。

新科研企业中心主任陈泉成展望,中心未来三到五年将持续聚焦生命科学和可持续发展两大领域,推动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创走廊”的建设,促成更多的联合创新项目。

中国政府今年9月宣布,将允许外资在北京、上海和苏州等八个城市设立独资医院。而新加坡人开设的新宁诊所,17年前就进入苏州,如今在江苏省已拥有三家门店,2016年还在新三板挂牌,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诊所。

延伸阅读

提供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新加坡企业今明视觉(JM Vistec),四年前入驻苏州工业园区。公司执行董事吴友仁介绍,公司所处的国际科技园五期,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企业为主。

蓉子受访时说,2006年园区中新合作规划面积扩大,那年她在上海与时任新加坡副总理黄根成谈话时提到,吸引外资进驻少不了医疗配套。由于她有两个家人是医生,蓉子本人也当过10年护理院院长,她便响应政府号召,在园区开设第一家国际诊所。

“当年和其他园区竞争招商时,有投资者提出一些明知办不到的要求。有些园区拍胸脯答应,而苏州工业园区就老实回答‘做不到’。最后,这些投资者还是选择了苏州,因为他们欣赏园区实事求是的态度。”

苏州工业园区在1994年启动建设时,中国已有30多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但这个起步较晚的园区不断提速赶超,在2016年跃居中国经开区综合考评第一名,而且冠军头衔还一直蝉联至今。

曾经历园区开发公司四任总裁的园区“四朝元老”吴多深告诉《联合早报》,园区30年来除了改善营商环境,也在不停推进产业转型,通过前瞻性布局打造适合前沿产业的生态圈。“只要是有竞争力的项目,在这里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蓉子认为,诊所的成功离不开苏州工业园区先行先试的机制,和新加坡的多年合作,也让苏州更具有国际视野。“如今苏州人眼里不只是小桥流水,而是具有国际化眼光,更加游刃有余地与世界接轨。”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欣今年5月在面向新加坡媒体和学者的座谈会上指出,园区经过30年发展,部分成熟产业出现升级需求。经过重新梳理,园区目前正着力打造由两大主导产业、四个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构成的“2+4+1”产业体系。

今明视觉早在2005年就在苏州设立分公司,但直到2020年才在中新集团(CSSD)介绍下入驻园区,并获得园区“领军人才计划”资助。这项计划帮助公司聘请更多研发和行销人员,将中国团队规模从15人扩张至25人。

四个新兴产业中,有三个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升级调整。这包括将“生物医药”升级为“生物医药及大健康”,将“纳米技术应用”调整成“纳米技术及新材料”,以及将“人工智能”扩充为“人工智能及数码”。而新增的新能源及绿色产业,则反映园区正追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双碳”目标。

他也注意到,近年来园区企业升级换代速度加快,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让位给新兴产业公司。“除了把外国公司引进中国,园区也把更多中国公司带到海外,从‘进口模式’切换到‘出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