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先驱书法家,多数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从中国移民新马一带。早期华侨在“炎荒之处”的南洋异乡,通过书法艺术寄托本身的文化身份认同与品味。书法在士人文化圈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临帖学碑也让早期文人延续了六朝遗韵。
最近本地两家画廊不约而同举行“石叻书纪”书法展和“墨笔丹青——新加坡先驱文人水墨书画展100”,向这些大多默默无闻、埋头研习书艺的先辈致敬。《艺苑》记者访问一些先驱书画家的高徒,忆怀恩师点滴。
杨昌泰犹记得,当年本地买不到大毛笔等材料,卢岩只好将报纸卷成“墨笔”来写,后来也用漆刷!崔大地甚至用抹地帚来写“黄金大厦”牌匾!经常往返新加坡与槟城的崔大地1980年代起在华义中学教书法,学生不少,但多已没写了,还在写书法的包括吴耀基、马国浩等等。
“石叻书纪——新加坡早期书法史”
施香沱最后入室弟子张有铄(57岁)被老师看中,自高二起上他家学印章书画。张有铄办首个个展时,施香沱在画册上写“毁香沱者必毁有铄,骂香沱者必骂有铄”。张有铄受访时说老师很疼他,常向他透露心事。一般学生有固定上课时间,他可以天天去,每次去是面对面,老师还留他吃饭过夜。
大多数早期书法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艺术家,更非职业书法家。他们多数从事教育、文员工作,更符合传统文人形象。他们透过对书法研修端正自身品行,接近儒家理想的君子。吴得先(1893-1962)、陈人浩(1908-1976)、卢岩(1903-1968)、施香沱、张瘦石、黄载灵、张丹农(1903-1975)等都以教育家身份活跃华人社群,书法造诣只是兴趣爱好。
杨昌泰、张有铄、梁荣基和朱添寿各自展出不同书体作品。其中杨昌泰尝试书写新诗、自作诗。曾任南洋理工大学副教授,现已退休的梁荣基(又山),从小读私塾写大小楷书,读四书,在港台学书画,师从彭袭明、饶宗颐,经常一起吃饭、画画。在南华小学教书法的梁荣基也从事古典诗歌、对联及新诗创作,这次也写自作诗。他写过的百多对联快要出版,曾在香港办过融合书法与绘画为一体的作品展。
杨昌泰说:“第一代书法家如果没教学就没人知道,过世后更加无闻。若学生多,学生会有老师的作品,得以师承。像柳明城是书法家、校长,但没作品流传。他们靠教书维生,以书法为兴趣,卖不卖展不展无所谓。”
生前也没办展的卢岩从中国海南来新,在养正小学教书法,杨昌泰回忆,当时每个星期都有书法班,要交大小楷作业,各学校也经常举行书法比赛(奖品往往是裁判如陈人浩、施香沱的书法),打下基础。卢岩过世后,他才跟崔大地学书法。
他说:“卢老师是南方人,楷书柔和,崔老师是北方人,声势较大,书法知识面较广,隶书以碑为主,还有小篆。”
没教学,更无闻
集菁艺社正在呈献“石叻书纪”,展现第一二代20位书法家总共40幅作品,涵盖甲骨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各种书体。参展书法作品来自第一代文人如张瘦石(1898-1969)、崔大地(1903-1974)、施香沱(1906-1990)、潘受(1911-1992)等,也包括四位第二代书法家朱添寿、梁荣基、张有铄、杨昌泰,在老师的传统基础上,与时并进。
书法家杨昌泰(71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早期书法家因以教学为主,不搞展览不做宣传,专事学问,低调得很,比如黄火若只在1992年出过书《今是堂剩稿》,没办过个展。施香沱过世后,国家级美术馆为他办过个展。陈人浩往生后,学生(如许梦丰)为他办展。目前少为人知的张瘦石在中正中学教学,生平只办过一次个展。中正图书馆藏有大量书法碑帖,对书法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向他求教。潘受身份多元,因书法与诗词造诣,知名度高,国家级博物馆为他办过两次书法个展。
时间:每天中午12时至傍晚7时
日期:展览已开始,至2月19日
张有铄记忆中的施老师有点怪脾气,爱整洁干净。“很少看到老师写字,临老师的帖,被评临得很像。上老师家最爱翻看书法相关书籍。早期书法风格受老师影响,各种书体都会,最喜欢隶书和小篆。后来风格求变,老师也支持。而影响我最深的是施老师对学生的爱。”
其中崔大地是例外,受到马国槟城骆氏兄弟支持,能卖字为生。“中正中学”牌匾和日据时期死难人民纪念碑出自他手。黄火若(1910-1994)也常为人题匾,“金门会馆”和大礼堂内的“庆昌堂”是其杰作。他酷爱郑孝胥书法和弘一法师的“幼儿体”,书法素朴纯真。“中华中学”牌匾是在那里任教的吴得先写的,还有六屏作品放在延陵吴氏总会大厅。
门生众多,开枝散叶
出身书香门第的施香沱在南洋美专教学,在新马一带学生众多,影响深远,加上其门生成立的“墨澜社”及“啸涛篆刻书画会”(成员有陈建坡、曾纪策、李福茂等)等都是本地活跃的书画篆刻团体之一。
地点:集菁艺社(百胜楼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