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美专之父”林学大(1893-1963)的梅花画和书法各一幅这次也难得出现。美专培育出许多优秀学生,对本地美术史影响深远。展览中除刘抗(1911-2004)、陈宗瑞(1910一1984)、松年法师(1911一1998)、崔大地、陈人浩作品外,还有少有机会看到的黄火若、黄葆芳(1912-1989)、张丹农(1903-1975)、陶寿伯(陶万石,1902-1997)、陈景昭、吴在炎(1911-2001)、沈雁、王瑞壁、柳北岸、颜禄等人作品。

书画有不同“行气”,画家的书法用来配画,与书法家不同。潘受曾对林家雄说:“你这张画不能题字,会坏掉。”书法家中潘受送掉最多作品,当时中华书局凡有雅集,潘受一天送掉最少20幅。养鸟种花的黄火若写得少而精,张瘦石、崔大地、俞龙孙都很强。林家雄认为先辈画家最难能可贵的情操是以教学为主,书画为兴趣,不卖不展。

海派传人范昌乾(1907-1987)1973年发起的华翰书画研究会培养不少优秀弟子,包括陈有炳、林子影、赖瑞龙、林家雄、蔡逸溪、陈克湛等。亦称“园翁”的范昌乾擅长诗词书画金石篆刻,尤精花鸟、墨竹,被张大千称作“先生有节,画竹生风”。这位“竹王”与“梅王”陶寿伯合作的水墨画也在展出之列,可谓“世纪之遇”。

时间:每天中午12时30分至傍晚7时30分

由近艺画廊主办的“墨笔丹青——新加坡先驱文人水墨书画展100”,展示1930到1980年代活跃书画坛的20多位书画家共100件书画,以桃李满天下的范昌乾、潘受、施香沱作品居多。

她们以曾与刘抗一起办展赈灾的陈月秀(1911年生)为例,经过挖掘,发现她是比沈雁(1919-2010)更早到新加坡的女画家。

地点:近艺画廊(百胜楼03-03)

本地先驱文人水墨书画家,主要受到当时盛行的海派晚期吴昌硕金石画风影响,以碑学传统为基础。他们坚持从传统中向前走,追求神韵入诗、诗境入画的笔墨内涵,用传统笔墨、构图、题材来进行探索并引入南洋题材。

潘受送掉最多作品

范昌乾个性低调讨厌应酬,其学生、水墨画家林家雄(70岁)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老师常说,为应酬少了时间画画。大部分学生(如陈有炳)跟他一样脾气。老师作诗,拉二胡,用二胡的弓指点你画得好不好。上他家学画,家庭好的交学费,不好不用交。你喜欢跟他学,他已满足。因普通话不灵光,收生须是潮州人,否则听不懂他的潮州话。”

日期:2月18日至3月5日

林学大作品难得一见

近艺创办人冯淑娴和王燕容认为,一批先驱书画家被埋没,原始资料流失,若不尽量搜集他们的资料,有系统存档记录,将零星散落的作品加以展示,假以时日他们将随历史长河永久消失。已有不少书画家真迹不可见,是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