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

持续性的重建到底是必需的吗?还是认定不重建不会进步不会繁华的心态其实不过是人类的幻景?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环境生态如何寻求平衡?这是本地艺术家巫思远想要通过个展“巫思远:城市蜃景”提出的质疑。展出的29件油画,半为画布,半为纸本。

这次展出的29件油画,半为画布,半为纸本。巫思远将油彩稀释一半后,用笔涂在画面上,用版画丝印的刮刀滚轴一直拉刮推挤出线条状,画面因油彩浅薄而呈现透明感与层次感。巫思远指出,像《他处之间的地方#13》单点透视的漂浮半空中的玻璃空间是画不出的,只能刮出来。碰到大尺寸作品,他还要用上从中国定制,类似洗窗的刷子取代画笔。

展览从10月4日至18日中午12时至傍晚7时在集菁艺社(AC43 Gallery,百胜楼#03-39)举行,入场免费。电话:63364240、97479046。

不管周边有多少破坏,正是在城市的废墟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美的一面。巫思远说,毁坏能将人类正能量的一面发挥出来,所以,其满目苍夷的画面里依然透着些许的光。他说:“只要有光,就有希望,就能重生。”

作为“都市漫游者”,我国艺术家巫思远(53岁)的新系列油画出现了密密麻麻的直线横线交错网状,这是大自然世界所没有的,只能是城市周围轰轰烈烈建设进行中的工地。这种线性视角建构的骨架空间犹如现代建筑玻璃大厦折射出似真如幻的倒影,《他处之间的地方#13》令人联想到日本草间弥生的璀璨镜室。

先毁坏、后建设的工地予人废墟之苍凉感,搭建的层层鹰架、隔板与平台,何尝不是城市的另一种“山水”景观?在寸土如金的新加坡,拆除重建成为规划的常态,最近又掀起私人公寓集体出售热潮,再次印证我们的建筑没有时间老去就消失的宿命,这是巫思远想要质疑批判的:这种持续性的重建到底是必需的吗?还是认定不重建不会进步不会繁华的心态其实不过是人类的幻景?城市的发展建设与环境生态如何寻求平衡?个展因而命名“巫思远:城市蜃景”。

之前,巫思远的创作总有个参照点。早年他到欧美旅行,非教徒的他被教堂的富丽堂皇吸引,画出人们膜拜教堂,精神受感召的一面。他去掉了教堂装饰性的一面,试图剥去其面具,让真理显现。后来他发现,购物商场的壮观不亚于教堂,那是都市人对物质文明的膜拜,商场成为消费主义的殿堂。而这一次,他创作时并没一个参照点,心里带着建筑工地,一边刮画,一边让形象构图流出。

以前巫思远作画用色偏向灰色,这回以工地的褐土色为主要基调。有些画面是站在工地里头或室内向外望出的,周围近乎全黑,透着几缕的光。画面的图像游走于抽象与具象之间,采取单一或双重透视视角,构筑着心象风景。有的画面令人联想到美国“九一一”大厦轰然塌下,世界末日之感,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有的工地看着看着化身为山水,竟然取代了自然,呈现出另一种美感;有的景象令人想起纽约的海市蜃楼;有的幽淼山水疑是江南小镇。摆画上下颠倒,从不同角度看出不同的感觉。

传统油画以色彩浑厚积叠为特点,巫思远的油画更像水彩画的创作方式,有些作品除了一些叠加,通常一次性完成。画面还借鉴水墨画与水彩画般特意留白,这在油画比较少见。巫思远毕业自南洋艺术学院油画系,获得英国雷丁大学美术研究生文凭、伦敦艺术大学切尔西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学硕士,曾在南艺全职任教十几年,持续办展,五年前专职作画。这已是他第16次个展。他曾和陈世锦学过水墨画,喜欢水墨的流动性,重视作品的即兴与偶然性因素。

心里带着建筑工地创作

巫思远说:“如果创作太过严谨,结果可以预期。油彩太厚了不会动,变薄了就会流动。世间万物永在流动,而创作要快,要放松,让自己跟着画面走,去到无法控制的地方。这样打破模式,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必须放弃控制。以前老师总说让画布引导你,听不懂的,现在知道如果脑袋清醒,很难有好画,如果迷路紧张了,风景就不一样。无论我多么喜欢某个构图,我就是无法重复,因为创作没迹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