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新加坡”展览9月15、16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展出时,吸引2万2000人次访客,面簿用户也达1万3000人次。这是旅游局“心想狮城”(Passion Made Possible)项目之一。
凯鲁丁在发布会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获选的艺术家过半是自学成才,并非家喻户晓,但在各个领域各有专长。他们的创作具备新加坡元素,包括:国旗、传统与本土文化符号,让外人更了解新加坡。
以黏土和树脂创作雕塑的余文杰,回溯记忆寻找题材,通过艺术在现实世界里逃遁。这次为新加坡节创作的两个大型的、膨胀的雕塑装置《月兽》和《月菩萨》,取材自传统舞狮表演,与访客互动。
新加坡旅游局11月底将在缅甸仰光举行新加坡节,重点项目是“非典型新加坡”,结合艺术和增强实境科技,精选出新加坡七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动漫、录像和表演艺术散布街道各角落,与观众互动。
新加坡节重点项目是11月30日至12月2日举行的“非典型新加坡”(Atypical Singapore),结合艺术和增强实境(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科技的展览,由Chan+Hori Contemporary画廊策展总监与伙伴凯鲁丁(Khairuddin Hori)策展,精选新加坡七位艺术家的绘画、雕塑、动漫、录像和表演艺术散布街道各角落,与观众互动。
曾在新加坡美术馆任职的平面设计师,出版社Knuckles & Notch创办人莫哈默一滋迪(Muhammad Izdi),从历史传说中的老虎狮子演化出带动漫味的装置《故事不会自己说》。被称为狮子岛的淡马锡,其实没有狮子而只有马来虎,却被捕杀至灭绝。
强调与人的互动
摄影师苏佐胜的《新加坡岛的星期天下午》是其《文艺复兴城市》系列之三,灵感取自法国画家乔治·修拉代表作《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1884-1886),在贝雅士蓄水池上段拍摄,使之本土化。照片里每个人物单独拍摄而后组成,前后花了半年,现在通过艺术与科技工作室Meshminds的AR科技,画面动了起来,长达30秒。老巴刹、牛车水、东海岸等群像摄影,也有了另一生命。
凯鲁丁说,展览最大特点是:访客无须下载应用软件,只须用手机、平板电脑或面簿的摄像镜头对准作品,或扫描卡片上的QR码,就能观赏到艺术品的动漫效果,并储存录像传送给朋友。这是几个月前才开发出来的新技术。他说,国家博物馆与新加坡国家美术馆都喜欢这种呈现方式,认为这种科技可以应用在别的领域。曾在新加坡美术馆与新加坡文物局任高级策展人的凯鲁丁,2014年被巴黎东京宫委为艺术节目助理总监。
国大社会学系毕业的廖志强,关注房子、人类和和物质文化,其装置“Alang Alang”重构南岛传统房子造型,包括来自中国,传遍东南亚的戗脊屋顶风格,探讨文化和房子、社会系统的关系。
由涂鸦艺术家Speak Cryptic(Farizwan Fajari)呈献的S*GATTE拱门走道,走单色的画风,灵感来自新加坡国旗的五颗星。穿过拱门走道的访客,可借助AR科技进入另一个部落空间。它也反映了这位有马来血统,担任乐团I Am David Sparkle贝斯手的画家,怎样受到另类次文化和庞克、金属音乐的影响。
新加坡旅游局将从11月30日至12月9日,在缅甸仰光Bogalay Zay街道举行2018年度新加坡节。
电影制作人、导演、平面设计师、作家陈诗怡的影片,曾在新加坡短片影展和意大利Salento国际影展展出。这次她在新加坡节呈献双频道录像,通过多层服装等,探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对一己身份认同的影响。
谢燕芳在莫斯科的表演结合时装、设计、灯光、装置和音乐,回应社会环境中人性的处境。她说观众最初不知该如何反应。凯鲁丁观察说,莫斯科人笑容很少,当谢燕芳配合中秋节送出灯笼,他们感到意外。他说:“这是表演人性化的一面,因此,新加坡节不只是虚拟世界,也强调实体之间互动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