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在2013年10月成立,隶属南洋理工大学,过去七年的营运资金来自经济发展局。鲍尔说,经济发展局的拨款将在明年3月结束,而南大缺乏资源支援中心的运作,中心每一年需要200万元的运营费(包括展厅租金、国际艺术家入驻计划、员工薪金),中心本身无以承担维持。
鲍尔说:“这是令人难过的事。吉门营房有很多潜能,吸引国际访客来看展。我们在这里待了七年,坚信这个地方的理念,希望永驻下去,可惜的是我们失去了展览的空间,这是非常不幸的。艺术机构是不可能自己养自己的,需要政府与其他机构的全力支持。而任何一个艺术文化区都需要10到15年时间的打造才能站稳脚。”
鲍尔指出,该中心还在积极寻找新的补助金来维持中心的运营。她曾和中国一家美术馆商讨联合策展共同分担费用的合作方案,但因冠病疫情而不了了之。中心目前有14名全职员工,其中一半明年3月后不会再续约。本地艺术家入驻计划是否持续则有赖于国家艺术理事会的拨款。
随着Chan + Hori Contemporary6月底关闭位于吉门营房(Gillman Barracks)的画廊,南洋理工大学当代艺术研究中心(NTU CCA)也将在明年3月关闭中心在吉门营房的所有展厅(大牌43、37和38)的营运与其国际艺术家入驻计划。
吉门营房自2012年成立以来面对访客流量稀少及画廊流动大的难题,创始期画廊仅存六家,现有13间画廊。
中心过往举行的艺术家展览以研究为主导,探索都市学、海洋生态学、环境保护论等议题,办过中国电影导演杨福东、伊朗雕塑家与艺术家西阿·阿玛雅尼(Siah Armajani)等个展。最后个展是美国越南裔电影导演、诗人郑明河(Trinh T.Minh-ha)《电影》,自10月17日举行至明年2月28日。
中心从10月1日至18日举行线上艺术慈善拍卖(www.ntuccabenefit.org,9月17日上线),张奕满、何子彦、赵仁辉、安格塔·维哈梭(Entang Wiharso)、梁慧圭等国内外艺术家捐赠作品,希望筹得15万元以支援两个新计划。中心计划将策展文献档案转向线上,对公众开放,并将这些年针对气候危机开展出的艺文学术成果出版成书《气候·栖息地·环境》。
当代艺术研究中心创办总监乌塔·梅塔·鲍尔(Ute Meta Bauer)昨天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心并非全部关闭,而是停止展厅的运营和国际艺术家入驻计划,日后会专注于当代艺术的学术研究,并通过公众艺术鉴赏教育等活动,与本地艺文圈保持联系。